羅馬書9章

1

神的揀選不是出於偏心更不是出於錯誤。對於我們基督徒而言,絕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更有“慧根”能夠領悟神的道,或者更加虔誠才尋見神。請不要搞錯了,這一切都是神的揀選,祂的功勞。歷史以來從不是人主動地找神尋求神,都是神主動地親近人,將祂自己給啟示出來。讓我們一起來體會神的恩典吧!

羅馬書九至十一章是特別解釋以色列人如何也得救。當時在羅馬教會的外邦基督徒比例和影響力都比猶太基督徒還大,保羅希望外邦弟兄姐妹也能夠為以色列人得救有負擔而不是自誇。基於如此原因,此章有個主題不能忽略,那就是「神揀選的憐憫」。這裡保羅絕對不是對預定論教義做解釋。

保羅提出個問題:神的救恩的旨意是否可以照祂自己的意思揀選祂的器皿為祂所用,同時也不違反祂的公平公義呢?答案是當然,神可以同時兼顧憐憫與公平。神的揀選是出於祂憐憫的愛,不是偏心。你知道嗎,神作事是有條理的,有先後順序的?救恩先來到以色列人,因為神的憐憫,後來到外邦人,也是出於祂的恩典。

以掃和雅各這兩個兄弟本身都不是完美的模範,一個屬血氣、血氣方剛,而另一個卻常以欺騙達到目的、心機沈重。這二人其中一位被揀選就已經是憐憫了。我們得基督救恩豈是因為我們行得正?豈不都是出於神的恩典,為要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靠自己誇口?

耶穌有個比喻說到有個主人的葡萄園請工人採葡萄,清晨找來的工人答應工資為一錢銀子,但是後來主人看到還有人沒有活做於是後來又請了工人,到了下午五點市場還有沒工作的工人,於是都請了過來。到了晚上付工資的時候,那下午工人和清晨工人都拿到了一錢銀子。於是清晨工人埋怨主人做好人(Being Generous)。主人並沒有虧待清晨工人因為工價老在開工前講好是一錢銀子了。耶穌問說主人的東西難道不可隨自己的意思用嗎?同樣的,憐憫的事不是論功行賞的概念,或者在乎人的行為,乃是在乎給予的是誰。

在屬肉體中並沒有悔改。大衛王也是被揀選,也是犯了罪,但是他繼續被神用是因為他有認罪悔改。耶羅波安被揀選為以色列王但是他同樣也是不以耶和華為神,最後一樣被棄絕了。

9:22預備遭毀滅的器皿,這是一個最慘的身份。一個不敬虔不悔改的人因為拒絕耶穌而招來神的忿怒。神不使人有罪,神乃是尊重人讓他自己選擇要不要轉向耶穌得拯救。
不是神預備人遭毀滅。預備一詞在原文是被動詞,代表神是被動的,絕不是神積極預備著那不得救的人進入地獄。這等人是在不悔改中儲備未來的審判。神願意萬人得救不願意一人沈淪。只是不願意相信耶穌寧願靠自己得稱為義的人大有人在。

神的揀選是出於神的恩典,但是能不能靠主忍耐到底這卻是每個基督徒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