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5章

1.jpg

因信稱義做的工作叫義工,做工贖罪行的事情叫罪事,所以再怎麼贖罪也只能做罪的事。恩典恩典,只有收的份,做的全無份。當人一旦與神和好,這是何等的輕鬆,無債零負擔呢?

保羅說在這恩典裡,就算是受壓也能產生可誇口的喜樂,而且忍受患難到最終會產生那有把握的盼望(那忍耐到底必然得救 馬可13:13),因為神的聖靈要幫助我們。這患難為要檢驗我們的品格。若是說做基督徒卻不受患難的檢驗就像是一個沒受過訓練的軍人,不能為國家效力。所以若是你有什麼壓力及患難,絕對不是主不聽你的禱告,有些時候是主對你的試驗。有個屬靈前輩曾說過:當神在試驗你的時候,要禱告我能學到什麼 (What) 而不是我怎麼逃開 (How)。

用羅馬書的中心思想來註解最近某候選人說的話。他說:基督教能成功,不是耶穌基督,因為耶穌33歲就掛了;能夠成功是因為聖保羅把耶穌基督福音傳到羅馬帝國每一個角落,「我今天就是要當聖保羅,我就是傳遞福音的人。」保羅真的能夠使人改變帶來大能解決罪的審判?

世人的公平正義跟神的義是不同的。從神的標準來說,真正的公平正義是在耶穌基督裡才有的。世人看成功和失敗也跟神看得不同。人看耶穌是個失敗者因為他受刑罰被釘死,但是神卻定意要愛子耶穌在十架上死了後復活來戰勝死亡的權勢,以至於之後的門徒有大的膽量寧願用死來見證耶穌的復活。保羅是位神好用的使徒,但是就以神的公平公義來說,最早殉道的司提反並非不是沒用的門徒,反倒他是很有影響力的,在他殉道的時候看見天開了還有他看見神的的榮耀。這整個過程在保羅信主後一定為他奠定受苦有盼望的模範。

以下有幾個相對立的用詞,了解這些對立的用詞會幫助我們抓住第五章後半部的重點:律法與恩典、過犯與義行、死亡與永生、悖逆與順從、亞當與耶穌、定罪與稱義、罪惡與公義、審判與恩賜。保羅在告訴我們緊緊抓住後者,因為靠恩典是比靠行律法有完全的把握得著稱義。所有不相信耶穌的人就落入跟亞當一樣被死亡掌權了。相反的,那相信耶穌的人就從復活的主得著永生,不受定罪反倒稱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