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12章: 麥子之死

1.jpg

對耶穌時代的人來說, 十字架代表著刑罰, 是受苦的象徵, 最終以死亡結束。對耶穌而言, 十字架是個過程, 雖然經過了受苦和死, 最後的結果卻是復活, 是生命, 是勝利。

愛惜自己生命的, 就失喪生命, 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 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約12:25) 在這裏提到兩種生命, 人對第一種生命的態度決定他得著或失喪第二種生命。第一種生命是屬肉體的, 是充滿自我的, 是受制於這世界的, 是只能帶給人短暫的滿足的。

這第一種生命就像麥子一樣, 若是不落土死了, 就永遠只是一粒麥子。基督徒可以數十年如一日的永不改變, 但他就永遠只能是一粒麥子, 因為他不願意將第一種生命埋入土內而死。但若是他恨惡這第一種生命, 如同麥子死了一樣, 便結出了有許多子粒的更豐盛的, 更新過的生命。

十字架的完整是舊的生命死去, 帶來新的生命復活, 並不僅僅結束在死亡而已。不可否認的, 這死的過程必是痛苦的。沒有人天生就喜歡受苦, 因此人往往較願意選擇去愛惜那第一種生命。耶穌並非不能體諒這樣的感覺, 當祂面對十字架時, 祂也會感到心裏憂愁 (v27), 但祂清楚明白祂來到世間的目地(v27), 並且願意選擇榮耀神的名(v28), 祂就願意去忍受這樣的痛苦, 成為那第一顆落土的麥子。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 仍舊是一粒, 若是死了, 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