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4章11-12節乍看之下會令人產生疑問: 為什麼耶穌凡事要用比喻, 對眾人隱藏神國的奧秘呢? 又為何"恐怕他們回轉過來, 就得赦免"? 難道主不願人人都得著赦免麼?又或者主偏心只將神國的奧秘及救恩賞賜給少數人?
在教學上, 比喻是一件極好工具; 它可以很豐富的解釋一個抽象的概念, 深入淺出的使之具體化, 讓人能夠容易明白。不但如此, 比喻能夠抓住聽眾注意力, 使人不至於聽見高深的理論而昏昏欲睡。以比喻教學也是當時拉比們的慣用手法, 耶穌時代的人們對這樣的教訓是很熟悉的。
當時有許多人聽耶穌的講道, 他們領受了同樣的教導, 卻有了不同的反應。有少數人留下來跟隨耶穌, 尋求比喻的意思, 並且得到更多的啟示。而大部分的人卻是聽過了, 覺得耶穌講了一篇很好的道, 而後就離去了。對於無意尋求神的人來說, 神國的奧秘對於他們是無意義的, 他們對神的認識也就流於表面, 無法更深一層。然而對於願意尋求神的人, 神總不吝於將自己更多的啟示給他們知道。神不偏待人, 也樂意將救恩賜給人。"他願意萬人得救, 明白真道"(提前2:4), 對於神的旨意領受的多寡, 其實取決於人自己回應神的態度。
“你們祈求, 就給你們, 尋找, 就尋見, 叩門, 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 就得著, 尋找的, 就尋見, 叩門的, 就給他開門。” 太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