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西亞王是南國猶大的王, 他是個敬虔的王帶領南國經歷一次復興, 而西番雅是他同族的兄弟, 輔佐約西亞王改革。這本書的預言是當時先知對百姓的呼籲, 敦促他們離開惡行, 要悔改回轉向神, 以躲避神的審判。
先知重複著提到一個概念, 就是耶和華的日子, 這個日子極其恐怖, 是人所不能擔當的。當神的憤怒積蓄到一個臨界點, 當人越過了一個界線連悔改都再也來不及的時候, 耶和華的日子便要臨到。那時, 神要細察每人的行為並降下審判, 無人能夠躲避神的目光, 也無人能夠在他面前站立得住。
那麼, 神為了什麼而審判呢? 他要追究人的哪些責任呢? 在本章, 神的審判分成兩部份: 屬靈的淫亂(v4-6)以及道德的敗壞(v7-9)。猶大在約西亞王的父祖輩兩代的影響下, 重新投入偶像崇拜, 他們污穢聖殿、敬拜外邦的神祇, 甚至獻上自己的兒女為祭物。不但如此, 社會道德敗壞, 窮苦的弱勢團體遭到貴族以及富人欺壓。政治領袖的壓榨人民, 宗教領袖不但沒有盡到守望的責任, 反而引人民走滅亡的路, 社會風氣極其腐敗墮落。在這樣的情況下, 人民還自欺欺人的以為神必不會容許災禍臨到他們(v12)。先知的信息是一記當頭棒喝, 他指出悔改的迫切性。可惜的是, 雖然在約西亞王年間經歷復興, 但是仍不足以扭轉猶大的形勢, 最後猶大重新落入罪中, 以致亡國。
當時的情況與現在的世界有許多相似之處, 人肆意妄為行許多神所不喜悅的事, 對於審判的信息嗤之以鼻, 甚至嘲笑基督徒的末世觀。卻不知他們為自己積蓄神的憤怒, 在人不設防的時候, 審判就要來臨, 無人可避, 無處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