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102篇: 永恆不變

The meaning and symbolism of the word - Eternity

這是一篇懺悔詩, 詩人的遭遇是因自己所犯的罪招致神的憤怒的緣故。這首詩由個人的祈禱轉向錫安, 亡國是他痛苦的來源, 所以應是由被擄到巴比倫的人所寫。

對比詩人面對死亡和年日不多的哀嘆, 是他對神是永恆且不變的感悟。作者身在異鄉, 身體遭受極大的痛苦, 甚至壯年時期卻要面對死亡, 不但如此, 心裡頭還為耶路撒冷哀傷。身心俱疲的情況下, 有什麼值得安慰的呢? 當詩人想到神是永恆不變的時候, 他的心就受到安慰了。

地上的一切都會過去, 但是神是永遠長存的。祂仍舊要憐恤, 要施恩, 要拯救, 要赦免。並且, 祂不是令人捉摸不定、出爾反爾的神; 祂是不變的, 是可以依靠的, 是不會捨棄背叛的神。這樣, 地上的一切雖然讓人灰心失望, 但是永恆不變的神卻給我們信心和希望。

詩篇101篇: 為君之道

這是一首君王所做的詩, 是大衛王或是大衛子孫所做。詩中君王的心願是他的國 (v2&7 我家) 在神的面前是完全的。他立志要做完全人(v1-2), 遠離惡人(v3-4, 7), 親近義人(v6), 並且他要致力於除去國中做惡的人(v5&8)。

這位君王詩人所注重的是人的品德, 他所求的是他自己和他的國可以在神的面前無愧。這樣的為君之道與中國的”安天下必先正其身” 以及”親君子、遠小人”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個美好的原則卻沒有被很好的執行, 因為人大多是貪圖滿足自己的私慾, 不願服在神的權柄下。到如今, 道德也並非是執政掌權者所重視, 在他們的政見中我們看不見任何有關於個人, 團隊, 或是社會道德的追求或是願景。這樣完全的君王只有可能在耶穌再來時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