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84篇: 有福的人

How to Pray and Leave Burdens at Jesus' Feet
在這篇詩篇, 詩人表達了一種極豐富的熱情, 盼望能夠來到聖殿來朝見主的面, 享受主的同在。敬拜神以及親近神對他來說並不是例行公事, 也不是出自勉強, 反而, 對而而言是發自內心的享受, 他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有福。在這篇詩篇, 詩人稱這樣的人是有福的: 
一是能夠住在神的殿中(v4), 時時在神的同在中, 服事神;
二是能夠往耶路撒冷敬拜朝聖的人(v5), 他們心裡因為愛神所以輕看旅途的辛苦;
三是能夠無論大小事都倚靠神的人(v12), 他們心裡得享平安, 是世上的風浪無法奪去的。真正的平安喜樂不是世上的事物能夠給予的,真正的福氣來自於與造物主的連結,因爲唯有祂能夠滿足人心靈深處的飢渴。

詩篇83篇: 刑罰背後的憐憫

The desolation of war. Poilcapelle, Belgium, 1917. | World ...

這一首詩篇的背景有可能是歷代志下20章所記載, 猶大約沙法王時代, 摩押人、亞捫人、米烏尼人, 以及以東(亞蘭)攻擊的事件。約沙法及猶大全地在危難中尋求神的幫助, 而神藉著亞薩的子孫安慰他們不要害怕, 因為勝敗乃在乎耶和華。於是約沙法王將詩班設立在軍隊前面讚美神, 當他們讚美時, 神就行神蹟擊打他們的敵人。

在看以色列的歷史時會有種錯覺, 感到困惑為何神如此擊打外邦人, 好像祂偏心只維護以色列人, 對外邦人毫無憐憫。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若是如此, 福音就不會傳給我們這些外邦人了。在舊約時代, 也是有外邦人受憐憫, 為神所祝福。 神更曾經差遣先知約拿去尼尼微呼籲他們要悔改逃避神的憤怒。雖說外邦人的惡行的確惹動神的怒氣, 但是在神刑罰之中, 祂是企盼他們能夠藉由這些刑罰苦難明白祂是神, 不僅僅只是以色列的神, 乃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v18), 是值得他們稱頌敬拜的。

願你使他們滿面羞恥,好叫他們尋求你─耶和華的名!願他們永遠羞愧驚惶!願他們慚愧滅亡!使他們知道:惟獨你─名為耶和華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詩8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