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7: 天國的子民

1.jpg

馬太福音的登山寶訓教導人如何的成為天國的子民, 裡面包含許多個人品格以及做人處事的原則, 是期望移民歸入天國國籍的人所需要遵守的, 並且是由做為王的耶穌所親自頒布。

做為移民, 我們都會清楚該國的移民法, 並且小心謹慎的不去觸犯法律以免被褫奪了移民的資格。我們認真的執行移民的一切要求, 以期能夠順利的成為公民。但是, 我們卻不見得對天國的移民法抱持著同樣謹慎的態度, 許多時候, 我們並不太在意神對要移民到祂國度的要求。

登山寶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如何蒙福, 如何討神的喜悅, 如何能夠入天國。在這一段天國移民法的末後, 耶穌嚴肅的指出隨意的對待天國的移民法的人是將自己處在危險當中。因為這樣的人很有可能被拒絕入境(7:21), 並且失去他耗費生命所建造的一切, 他的生命終成枉費(7:26-27)。

主啊, 求祢的聖靈幫助我們使我們警醒度日, 讓我們都能夠堅定的選擇成為那聰明的建造者, 將房子蓋在磐石上,進那引到永生的窄門。

馬太福音6章: 追求

1.jpg

每個人生活中有各種不同的追求。積攢財寶的是希望能夠享受生活, 或是期盼生活得到保障有安全感。假冒偽善的人則希望得著別人的尊敬認同。但是耶穌在這裡教導人並不是每一種追求都是有價值的。

譬如說, 一個女人花了一個小時化妝打扮好去參加狂歡派對, 她所得到價值是妝容能夠維持住的短短幾個小時。當派對結束、妝容卸下後, 她之前所付出的精力和時間就沒有了任何的價值了。但是若是她同樣的花了一個小時化妝打扮去參加一個慈善募款活動來幫助窮苦的孩子, 那麼她的付出所得的價值就更深遠了。

我們的生命中時常要做出這樣的選擇, 選擇以我們有限的時間精力去追求短暫的價值, 或是去投資在有長遠價值的事上。我們的眼光時常會被有短暫價值的事物吸引, 因為它的報酬是即時的。

其實, 我們不需要捨不得放下這即時的報酬的, 因為耶穌給我們的應許並不是二選一, 乃是買一送一: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 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v33) 當我們選擇關心關乎神的事情時, 祂也會對我們的生活所需負責的。

馬太福音5章: 完全

1.jpg

馬太福音5章所記載的是天國子民的職責和價值觀, 顛覆了傳統的倫理道德概念, 從世人的眼光來看更可說是苛刻不合理, 是正常的人所做不到的。耶穌所教導人蒙福的標準也與世界大大不同, 不是因為強勢、正向思考、成功、滿足才能得以享福, 卻是因為謙卑、哀慟、缺乏、受逼迫而蒙福。祂對人讓人以為基督徒就是要隨便讓人揉圓搓扁的了。最後, 耶穌做的總結更是人要如同天父完全。這樣的教導實在是令人望而卻步! 人如何能如同天父一樣完全呢?

其實耶穌所提出的理論是一種捨己的愛, 這一種愛表面看起來實在是軟弱的爛好人, 但是實際能這樣愛人的人實在要有很艱忍的心志。因為人天然的傾向是自私的, 自我保護的, 趨吉避凶的。愛人並不是難事, 但是通常愛人的前提是自己不受損的情況下。這樣的愛是每個人能做到的, 即便是惡人也是如此。因此, 要能夠忍受別人的錯待, 在自己的利益受損下, 還能夠繼續愛是很不容易的。

第48節所指的完全, 即是這樣的愛, 在路加福音6:36說的更詳細些, 就是”你們要慈悲, 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AMP版本對慈悲做出這樣的解釋: 仁慈, 同情, 溫柔, 回應, 憐憫。希臘原文中的téleios 有圓滿, 達成目標、正中目標之意, 就是一件物事達到了它被創造的目的, 這樣就是完全了。而律法的總歸便是愛, 愛人如己, 並且愛神。縱使人仍舊有許多不足, 但是當他順從神而活, 竭盡所能的去愛神愛人, 那麼他就活出了神造人的目標, 他就圓滿了、完全了。

馬太福音4章:若是

DSC_0057

在馬太福音3章末, 耶穌受洗後, 有聖靈降在祂身上, 並且神以肉耳可聞的聲音宣告耶穌是祂的愛子, 是祂所喜悅的。緊接著, 在第4章, 耶穌就在曠野受到撒旦的試探。

撒旦二次以“你若是神的兒子”來試探耶穌。你若真是神的兒子, 何苦要忍受飢餓呢? 你若真是神的兒子, 又何愁神不會保護你呢? 這些問題乍看之下似乎很是合理, 但是事實上卻是不斷的在質疑神話語的可信度, 與當初撒旦引誘夏娃的手法如出一轍。

耶穌並沒有被牠所欺騙, 祂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份: 既然神說耶穌是祂的兒子, 那麼祂就是了, 耶穌無須自己做什麼來佐證, 無論別人信與否, 都改變不了祂是神兒子的身分, 因為這是神親口所說的。基督徒也會時常受到同樣的試探, 引誘我們質疑神的話語, 對神失去信心。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若是”: 你若是神的兒女, 神若是當真愛你, 那你如何還會失業, 貧窮, 生病, 痛苦, 軟弱, 失敗等等。

當我們面臨這許多”若是”時, 我們要學習主耶穌面對試探的態度, 緊緊的抓住堅信神的話語, 而不是企圖以自己的方式改變環境, 滿足自己所需, 或是質疑神遠離祂, 甚至懷疑自己所得的救恩。因為神的愛已經清楚的藉由耶穌對人顯明了, 而聖經更是多次的闡明基督徒憑著信所得的救恩。因此當質疑的聲音響起的時候, 我們無須辯解或是去證明什麼, 只要堅定的以神的話語抵擋, 這樣我們就不會落入魔鬼的圈套了。

馬太福音3章: 進天國

Feels Like Heaven - Fiction Factory w/ Lyrics - YouTube

經歷亡國, 在異族統治下的猶太人熱切的期盼彌賽亞能夠重新建立一個王國, 恢復大衛王權。他們對於天國的認知侷限在地上的疆域, 這也是後來他們拒絕耶穌的理由。

耶穌再來之時必要在地上建立祂的政權, 但是在那之前天國首先要建立在人心裡。就好像古時改朝換代之時, 人們大多先是各自認定一個領導者, 或擁立一人為王, 確立權力之後才征伐四方統一天下。心中先確立了王權, 然後才開疆拓土, 確立國之領域。

因此, 施洗約翰呼籲人要悔改, 因為那是進天國的先決條件。悔改, 就是認定自己在神面前是有罪並且無力的, 然後確定接受耶穌為主, 伏在祂的權柄之下。這樣, 天國就在這人的裡面了。

馬太福音2章: 不安

1

當希律王和耶路撒冷城得到彌賽亞降生的消息很奇異的作出相同的反應, 就是他們都感到不安。希律王並不是以色列人, 他乃是以東人, 代表管轄世界的,屬地的黑暗權勢。擁有屬天權柄的耶穌降臨時, 魔鬼顫驚害怕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神的兒子顯現出來, 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約一3:8)。

但原本應該是殷殷期盼著彌賽亞快快到來的耶路撒冷城, 卻對這個消息表現出同樣的不安。耶路撒冷城中以色列人的不安, 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已經融入了這個世界, 他們不願意自己的利益受損, 無論是因為王權轉移要經過的權力傾札, 或是害怕因彌賽亞國度的降臨而失去生活享受。

如今我們也要自省, 是否我們也是欣喜期盼耶穌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王呢? 還是我們會害怕因為走神的道路而必須放棄生活的享樂? 是否我們也如同使徒約翰在啟示錄所說, “ 主耶穌啊, 我願祢來”(啟22:20), 還是對耶穌的再來感到恐懼不安, 如同耶路撒冷城一般? 願主光照我們的心, 幫助我們不再貪戀世界的享樂, 而是誠實專心的追隨祂。這樣, 我們便不會對主的再來感到懼怕, 反而是滿心期盼祂快快來到。

馬太福音1章: 完美的君王

1

新約四福音書的共同點是表明啟示基督, 雖然四福音書寫作手法均不相同, 但是恰因作者們以不同的角度描寫耶穌, 使得我們能夠更全面的認識祂。而馬太福音著重在耶穌為神所應許的彌賽亞, 以色列君王的身份。

在舊約時代, 神不斷的藉由先知告訴猶太人祂將要設立一位君王, 是統轄萬國萬民的受膏者, 祂也是永遠的王, 施行公義, 憐憫窮苦軟弱者, 並要帶來安慰和平。這樣, 在全以色列不懈的等待和尋找之際, 馬太福音成為接續舊約, 排列第一的福音書就深具意義。在這本書, 作者描寫耶穌作為這位眾所期盼的王來到這世上, 而以色列人卻因自己剛硬的心, 生生得錯失他們長久所等待的王。

馬太福音第一章所列的耶穌的家譜中, 第一節單單的提出耶穌為兩個人的兒子: 亞伯拉罕和大衛。作者選擇從亞伯拉罕而非亞當開始敘述耶穌的家譜, 因為亞伯拉罕代表因信而得救蒙恩。在亞伯拉罕獻以撒那替代的羔羊便是預表耶穌; 如同那羊羔一般, 耶穌是從神而來, 是因信才能得著的。而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則預表了耶穌的順服, 甘願獻上自己為祭以致於死。

耶穌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則說明祂與萬民的關係, 是所有憑信得救者的救贖者。而耶穌作為大衛的兒子, 說明祂與猶太人的關係: 祂是猶太人的王, 因為王必出自大衛家。作者以亞伯拉罕和大衛的兒子構成一個完美君王的畫像: 耶穌是順服謙卑, 奉獻生命的, 也是榮耀崇高君臨天下的王。

 

申命記3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

1

申命記的最後一章記載摩西的逝世, 他被神呼召做以色列的先知, 帶領人民出埃及, 以色列的律法從他的手中頒布,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 摩西的成就是無可披靡的。

他也享有極崇高的榮耀, 祂被神面對面所認識(v10), 他生命的盡頭是神親自料理埋葬的(v6)。摩西在以色列人中威望之高, 甚至魔鬼撒旦要利用他的遺體來迷惑以色列人, 但是神卻保守祂僕人的遺體不受侵犯(猶1:9)。

摩西的逝世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雖然以色列人失去了一個偉大的屬靈領袖, 表面上看來約書亞遠遠不及摩西, 但是實際上他們都是同是神的器皿, 惟有耶和華才是引領以色列真正的倚靠。

人是有限的, 但是神永恆不變。摩西離開了, 神繼續使用約書亞帶領祂的子民, 約書亞過去了, 神興起別的先知來服事以色列人, 如今祂仍舊活著引領祂的兒女走祂自己的道路。

 

申命記33章: 全然的祝福

1.jpg

在申命記裡, 神多次的提醒以色列人神公義的一面, 摩西多次的、詳細的告訴以色列人若他們不順服神將會為自己招來極大的咒詛和禍患。但是神的心意是要祝福人, 在本章, 摩西為百姓所預言的祝福也是極大的, 神賜給祂百姓的是完全的祝福。

除了西緬支派以外, 以色列的眾支派都得著了單獨的祝福。但是除了這在地上的好處以外, 以色列做為一個群體(耶書崙)所得到最大的祝福就是與這唯一的真神有了連結, 他們成為了祂的子民, 為全能神所愛, 被祂所引導、保護、拯救。地上有這麼許多的人, 神卻揀選了以色列做為祂的兒女, 這是何等大的福份!

現在的基督徒也同樣享有這樣的福份, 祂天天的看顧我們, 至高無限的神卻企盼著參與螻蟻般的人產生連結, 渴望人能夠接受祂的愛和恩典。當我們思想神的愛的時候, 不禁要如同摩西一樣讚嘆: 以色列啊, 你是有福的(v29)! 基督徒啊, 你是有福的!

申命記32章: 摩西之歌

1

本章1-43節是神所吩咐摩西所寫的歌, 以色列人要在進入迦南後傳頌做為警惕。同時這歌也成為神的見證, 因為以色列人離棄耶和華, 最後招致亡國。

這首歌以詩歌智慧書的方式寫成, 首先摩西宣告天地來做見證: 神無瑕疵的性情, 以及以色列人的背叛。他回憶過去神的帶領, 當以色列人在為奴的年代親自揀選他們, 釋放他們、賜給他們自由, 並且要賜給他們土地為業。神無微不至的看顧以色列人, 如同保護祂眼中的瞳仁一般, 但是以色列人卻在順遂的時候離棄了恩待他們、悉心餵養他們的神。他們拜偶像惹動神的憤怒, 使得神的刑罰臨到, 以色列人將要經歷許多禍患, 最後亡國。(v22-26)

27-30節好似神的自我對話, 以色列人的遭遇乃是出自於神, 但以色列的仇敵卻有可能以為以色列的滅亡是他們兵強馬壯的緣故。神也嘆息以色列人的愚昧, 他們不知道自己兵敗如山倒的原因乃是因為他們的罪了耶和華, 祂已經離開他們的緣故。

31-35節是神對以色列仇敵的審判。雖然這些外邦人看見神的做為, 承認耶和華大過他們的偶像, 但是這樣的認知並沒有帶來悔改, 這些外邦人仍舊生活在罪中(v32-33)。這些人的惡行都被神看在眼中(v34), 他們為自己積蓄神的憤怒, 直到神審判的日子。

36-43節是神的宣告 – 祂憐憫受苦中的以色列人, 祂雖然管教他們, 但是更希望以色列人能夠回轉。同時, 祂也諷刺以色列人所敬拜的偶像無法救拔以色列人脫離困境(v37-38), 因為惟有耶和華是神!(v39) 耶和華不但要救以色列人脫離苦難, 在預定的日子祂還將要在列國施行審判。神的救恩不只要臨到以色列人, 也同時要臨到 一切敬畏祂名的外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