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書20章:真知道祂

巴施戶珥是祭司音麥的兒子,所以巴施戶珥也是一位祭司,他的職份是耶和華的僕人,為百姓獻祭、講解聖經律法,主領敬拜神的聚會,但是他卻拒絕先知的信息,甚至對先知的身體加以傷害。

在我們信仰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光景。我們花時間研讀聖經、參加敬拜與聚會,但可能只增加了頭腦的知識,經歷了情感上的感動,但並未真正的對神的真理有所領悟。在不知不覺中,自以為在替天行道,維護真理,結果反而是逼迫了真理,違反了真理。

我們需要「生命的經歷」及「聖靈的光照」。「生命的經歷」使我們能明白聖經的真理與我們的生命之間的關聯;「聖靈的感動」使我們能明白聖經字裡行間神的啟示與奧秘。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從頭腦到心,從頭腦中的知識轉化為靈裡生命素質的一部分,往往需要漫長的歲月和付上身心靈、物質、金錢為代價;因此,我們每次來到神的面前,需要謙卑自己並禱告求上帝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我們,使我們真知道他,並且照明我們心中的眼睛,使我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 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弗一17-19)

耶利米書19章:對拜偶像者的審判

先知奉命在長老、祭司等見證人面前打碎瓦器藉以宣告神消滅百姓,擊破耶路撒冷的判決。毀瓶的動作象徵毫不留情的審判,猶大的結局如碎瓦,毫無補救的餘地。

宣告的地點是欣嫩子谷,哈瓦西的門口,這是以色列人拜偶像,將兒女燒死獻與假神的地方。信息指出,上自君王下至百姓都離棄耶和華轉而敬拜假神,惹神忿怒,宣告的地點就在以色列人犯罪之處,是為了提醒他們受耶和華刑罰的原因。哈瓦西的門是處理碎瓦、垃圾及罪犯屍骨的地方,這可能也顯示耶和華將要處理他們像處理垃圾及屍骨一般。

我們犯罪的地方便是我們被宣告刑罰的地方,而我們認罪悔改之處卻有耶穌為我們的罪被獻在祭壇上;若要脫離神的審判與刑罰,我們必須悔改離開罪行,並且憑信心接受耶穌基督為我們死而復活所成就的救恩。「何況基督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神,他的血豈不更能洗淨你們的心,除去你們的死行,使你們事奉那永生神嗎?」(希伯來書九14)

耶利米書18章:尋求神的心意

我們有祭司講律法,智慧人設謀略,先知說預言,都不能斷絕…我們不要理會他的一切話。(v18)

本節經文所描寫的光景與今日教會相似。在教會中,有人解釋聖經的經文與神學;有聰明人設計活動,想方設法使教會的人數增長;也有人喜歡聽預言、聽上帝對台灣未來的命定,以及祂對中國、美國的心意是什麼,也有人希望藉著先知的口得知我們的未來。

如同耶利米時期的以色列人一般,人的心只想聽到使自己快樂幸福成功的信息!只想得到一個能滿足自己各項需求的神,而非去順服這位創造宇宙天地及人類生命的主宰。正如提摩太後書四3-4的警戒:「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

人的心為情慾、自我中心所蒙蔽,以為聽了讓人心裡舒服開心的信息便是所謂的「神的旨意」。但唯有謙卑自己,願意放下個人的意願與期望,心中敬畏神、尊主為大,願意捨己跟隨主的人才是真正尋求神旨意並且能真正明白神旨意的人。

耶利米書17章:倚靠神得享真正的安息

本章提及唯有倚靠耶和華,全心信靠祂,才能得享安息。V.7-8倚靠耶和華的人像樹栽在溪水旁一樣不畏乾旱、毫無掛慮,結果子不止。倚靠耶和華的人是有信心之人,相信那在我們裡面的比世界更大,相信在神沒有難成的事,相信神的恩典夠我們用。「炎熱乾旱」是代表缺乏與災難,倚靠耶和華的人不會因此而乾渴、枯竭死亡,因為神就在他的身邊,他就在這生命與能力的源頭旁邊結果子不止。

「結果不止」是指因倚靠神而得勝所收的戰果,也可能是神的名得榮耀,可能是擊退了仇敵與苦難,或生命的改變或未信者歸主了…,這些都是倚靠耶和華所結出來的果子。V.19-27聖經新舊約多次責備以色列人不守安息日(尼十三,耶十七,來四…)為何「守安息日」對以色列百姓是如此的重要呢?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篇四六10

「這樣看來,他們不能進入安息,是因為不信的緣故了!」希伯來書三19

「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樣。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希伯來書四10-11

由以上經文可知,不守安息日就表示對神沒有信心,心裡沒有安息。因為不倚靠神,所以行為上就很忙碌!若為金錢財物憂慮就會不停工作、賺更多的錢而無法安息。以色列人則是遇到仇敵攻擊,不倚靠神,心裡沒有安息,所以到處搬救兵;基督徒遇到困難、災禍、逼迫而不來向主求助,驚惶、恐懼並且到處尋找各種人的勢力來幫助…等,這些都是犯了主的「安息日」。

或許我們基督徒已經不用守安息日了,但我們卻不可輕忽神藉安息日所給我們的屬靈的教訓及提醒~對上帝要有信心及全心全意的倚靠祂,安息在主的裡面,安穩在主的懷中。

主!求你賜我們信心,在任何環境中全心全意的倚靠祢,能進入祢所賜的安息裡。阿們!

耶利米書16章:新世代的神

V.14-15以色列百姓的先祖所遭遇的是埃及人的奴役,他們所經歷的神蹟是出埃及的神蹟;千年後的以色列人所遭遇的問題是被趕逐離開應許之地,而他們所經歷到的卻是神將他們從散居的各國重新招聚回來。

不同的世代所遭遇的困境各不相同,神所彰顯的恩典與神蹟也有所不同。從前的挑戰是物資的缺乏,所經歷的神蹟是上帝豐富的供應。現在的挑戰是物慾横流,神所賜的恩典卻是簡樸的生活,知足的心;從前華人基督徒最大的挑戰是祭祖的儀式,現代基督徒所面臨的則是性開放及同性婚姻的挑戰,從前擔心孩子沒有機會到學校學習,現在則是擔心孩在學校受到不好的影響。

時代不同,挑戰不同,需要也不同,但神卻仍是從前那位滿有大能、智慧且豐富的神,我們要看清這世代的問題所在,需要是什麼,尋求因應新世代之需求的信息及禱告的方向,並祈求主使我們能像先知耶利米一樣能看見神在新世代所賜下的恩典與作為。

耶利米書15章:吃下主的話

本章先知耶利米將自己被逼迫、追殺、傷害的苦情帶到神的面前禱告、求問,神親自安慰、鼓勵他,並應許要保護他免受一切的災禍。

「耶和華-萬軍之上帝啊,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v16) 是形容神話語對我們如同食物之於身體的重要與美好。耶利米說這句話時,是因為神針對他個人的軟弱與困境所給予的信息,因此必定深深的醫治並安慰了他的心。

神的話語若要真正的成為我們生命的糧食,絕不能只是聖經上面白紙黑字的經文而已,而是每天我們帶著渴慕、謙卑的心,將自己的殘破、軟弱、疑惑、困難…等都帶到神的面前來,然後我們會聽見神對我們說話,藉著祂的話語和啟示,我們的生命因此而得醫治、得改變,因此而成長和更新。

若要得著神的話語當作食物吃了,首先我們必須張開我們的口禱告,並打開我們的心來接受神的教導與指引,如此我們便能真正的吃喝主的話了。

耶利米書14章:唯一得救之路

耶和華啊!我們的罪孽雖然作見證告我們,還求祢為祢名的緣故行事,我們本是多次背道,得罪了祢。(V7)

雖然我們受苦受罪是因為自己的罪孽,是應該的,是我們無話可說的,但我們仍然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回轉」來求告神。因為能賜福或降災的,只有耶和華(v.22),我們若不回轉回頭,我們的光景只是會愈變愈糟,撒旦有時會在我們的心中控告我們,讓我們因著自己的罪而羞愧,不敢來求告主,懷疑神慈愛,以為神若對我們施行懲罰,就不會再伸出祂的手來拯救我們了!我們若因罪咎感而躲避神,不來尋求主,我們仍然沒有出路。

讓我們永遠記住,不論犯多大的罪,受多大的管教,遭多大的災難,回轉歸回求告神才是惟一得救之路。

耶利米書13章:無用的腰帶

先知藉象徵的行動來傳達神的信息。腰帶緊貼身體,象徵以色列與神密切的關係,神當初揀選以色列為要宣揚祂的美德,使祂得名聲、頌讚、榮耀,可惜這腰帶已被異教敗壞,變為無用。

新約聖經也教導我們,基督徒的責任便是要成為鹽,調合世界的不和諧;成為光,照亮黑暗的世界,使人們因著我們的好行為而將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3-16)。信徒若是失去生命的見證,就像失了味的鹽,將會被神所丟棄。

我們必須要像腰帶一樣緊緊的貼近神,與神相近,謹守遵行神的誡命,敬畏神,走合神心意的道路,讓我們更像耶穌,來榮耀神的名。

耶利米書12章:對牧者的責備

先知耶利米向耶和華抱怨有一群惡人是耶和華親手栽培的,他們在神的恩典中扎根長大,他們表面上與主親近,但是內心卻與主遠離。但主卻未刑罰管教他們。這群「惡人」應該就是十一章20-23節所說的亞拿突人,他們要尋索耶利米的命,禁止耶利米奉耶和華的名說預言。

按約書亞廿一4及王上二26「亞拿突」是在便雅憫境內供利未人哥轄族和祭司居住的一座城,因此,可以判定這群逼迫耶利米的亞拿突人便是平日在聖殿服事神的祭司及利未家族。尤其本章7-13節責備牧人毀壞了神的葡萄園(以色列)即可證明責備的對象是以色列人當中的宗教領袖。

牧者身負教導百姓的重大使命,他們所傳講的信息若是從神而來的,就能將羊群養肥、養壯,若是出於一己私利,所傳講出來的信息就是有毒的垃圾食品,足以殘害信徒的屬靈生命。

「心裡受傷的時候,請不要傳講信息,因為那時傳講的信息是有毒的,聖徒們不知道有毒,就吃進去了;心裡受傷的時候,請不要寫文章,因為那篇文章裡也有毒,失望的時候,不要作任何決定,以免將來後悔。」(摘自「馬鈴薯湯教會」一書。)

讓我們一起來愛並尊重我們教會的牧者,天天為他們儆醒守望禱告,求神保守牧者的心懷意念,使他們能有純正的信息從聖潔敬畏神的靈裡分享出來,以餵飽羊群饑渴的生命。

耶利米書11章:遵行神的話語

你們要聽從我的話,照我一切所吩咐的去行,這樣你們就作我的子民,我也作你的神。(v4)

與神建立良好的關係,是有必要條件的,那就是遵行神的話語。如此,神就成為我們的神,我們就成為神國的百姓,接受神的保護與祝福,平常光是讀經、禱告,光是聚會,並不能真切的與神建立關係,唯獨遵行神的話語。以色列人在聖殿有許多宗教活動,他們也以聖殿為他們的驕傲、為他們的榮耀,但他們仍舊是受咒詛的,仍是神所厭惡的,仍不能稱為神的子民。

因此,我們若要與神有好的關係,固然讀經禱告並非不重要,聚會也是必然的,但這些只是在幫助我們,學習並明白神的律例、典章,更重要的仍是把神的話活出來。這再次提醒我,要更加花心思在如何行主的道的事上,更多的愛與關懷,更多的行善與付出,更多的改變自己的個性與品格,使我能更像基督,求主幫助我,學習神的話是蒙福的開始,將神的話在生活中具體活出來,才能走在蒙福的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