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一開頭就描寫了很美好的畫面, 就是智慧的世代傳承。這位父親以身作則教導他的孩子, 如同他自己一般聽從父親的教訓。這位父親諄諄教誨, 一再的重複提醒自己的孩子持守智慧的重要性。能夠長久的持守智慧需要這人能夠常常警醒、專心並且自律, 而這樣生活的實踐在人的心, 口, 眼, 腳。
這裏的”心”不僅僅指的是一個人的心思, 還含括了人的情感和意志。”一生的果效, 是由心發出” (v23)。我們的心就好像個濾器, 若是髒了, 那麼濾出來的生命就污濁了。心主宰著我們的言行舉止, 心中的思想反映在言語當中;反過來, 污言惡語也會反饋植入我們的心思, 成為一種習慣。
眼目是人的接收器, 吸收來自四面八方的資訊。我們可以選擇用眼睛去接收許多來自惡者的誘惑, 或是選擇定睛在耶穌。腳代表人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我們所選擇的道路是那容易的, 寬而平坦舒適的路呢? 還是艱難的, 需得每日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的窄路?
心、口、眼、腳是測定我們是否警醒的持守智慧真理, 我們需專注在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 有德行的事上(腓4:8), 而不是一心的追求自己所喜歡的、所看見的世上的物事。制服舌頭, 確保自己走在正道上, 這樣我們就能夠持守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