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13-53:12是第四首僕人之歌, 扼要的描述了僕人的面貌、事奉、受苦、受死、復活和勞苦的功效。這些都充份的應驗在主耶穌基督的身上。
(1) 祂被鞭打為罪人而死(v.8), (2) 祂無佳形美容(v.2)耶穌才30歲看起來卻像快50歲的人 (約8:57), (3) 祂被葬在財主亞利馬太的約瑟的新墳裡 (太27:57), (4) 祂是贖罪祭, 為罪而死; 卻能看見祂的後裔 (v.10預言祂的復活), (5) 祂被列在罪犯之中 (路22:37), (6) 祂為罪犯代求 (路23:34)
尊貴的神子竟降卑生在又髒又臭的馬房裡, 在世忍受罪人頂撞、謙謙和和的騎著驢子, 又甘心毫不反抗的被罪人釘死在十字架上… 這種遭遇, 就如同人與一群豬住在豬圈、爛泥中一樣, 誰能忍受? 我們在世上服事有時也必須忍受人的毀謗、敵擋與屈辱, 難免也會感到失望與沮喪, 讓我們一同來思想耶穌受苦的榜樣並效法祂。
那忍受罪人頂撞的, 你們要思想, 免得疲倦灰心。(來12:3)
耶穌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聖, 也就在城門外受苦, 這樣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祂去, 忍受祂所受的凌辱。
(來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