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19章:修復

押沙龍死了,但不代表大衛的危機解除了,這個時候若有人趁機起來反對大衛,曾經背叛大衛的人可能會因為懼怕大衛報復而再次投降他的敵人。因此約押才會如此規勸大衛,而大衛也從悲傷中振作起來,之後他一系列的安排讓我們看到大衛仍舊是個睿智的君王。

叛亂後大衛首先要修復與以色列眾支派的關係。在這次的背叛中,眾支派包括猶大都有份。因此大衛立叛軍的將軍亞瑪撒代替約押的位置,是為了安撫之意,也有懲罰約押自作主張殺死押沙龍的意思。在眾支派中最重要的一支是便雅憫支派,因為掃羅王出自這個支派。在這裡所提到的有趨炎附勢的示每,忠奸難辨的掃羅的孫子米非波設,還有背叛主人的政治投機客洗巴都是便雅憫人。大衛選擇放過他們並不是因為他們的義,而是為了穩定局勢的考量。

在章節尾端聖經埋下了一個伏筆,就是猶大與北方以色列支派的紛爭。北方的支派嫉妒猶大先行迎接大衛沒有等待他們,這樣的紛爭為以後王國的分裂埋下伏筆。

撒母耳記下18章: 天父的心

這一章並沒有花很多的篇幅描述戰爭的過程, 但是卻描述了押沙龍死後的連鎖反應。大衛並不希望押沙龍死, 也囑咐自己的屬下不可以傷害押沙龍。作為一個叛亂竊國的人, 押沙龍不應該活著, 他所犯的罪極其的大, 與父親大衛修復關係的機會也極其渺小。況且依照押沙龍陰毒很厲的性格, 他死了以後大衛的王位才能穩固, 約押之所以違背大衛的命令應該也是為了大衛的好處。只是作為大衛王的屬下, 他時常自作主張違背王的命令, 這是藐視大衛的權柄, 不算是真的忠臣; 那個不肯違背大衛命令的小兵存託出約押忠誠的不足。

雖然押沙龍是個罪大惡極的叛徒, 但是他也是大衛的孩子, 對待犯錯的孩子大衛懷著慈父的心腸。大衛不願意孩子受到損傷, 當他聽到押沙龍的死訊時傷心痛苦。作為王, 公義要求押沙龍必須死; 作為父親, 他想要押沙龍活著; 聖經將大衛內心的痛苦煎熬誠實的記載下來。

從大衛的境況我們可以稍微體會上帝作為公義的君王與慈愛的天父面對在罪中的兒女的心。祂的聖潔公義使祂無法無視祂兒女所犯的罪, 祂的慈愛又無法忍受眼看著祂的兒女在罪中死去。感謝神, 祂差遣自己的兒子為我們擔當了所有的罪, 稱為挽回祭, 使我們可以回到天父面前與祂和好, 重新與神建立關係, 使我們有了永生的盼望。

撒母耳記下17章: 驕傲

押沙龍在叛亂之初能夠不費一兵一卒的佔領耶路撒冷, 但是他想要完全掌權作王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首先, 合法的王大衛還在, 押沙龍名不正言不順。況且, 雖然有些人被押沙龍所欺騙, 但是仍舊有許多人心向著大衛的。更何況, 押沙龍並沒有掌握以色列大部分的軍力, 軍隊是否會歸順於他還未可知, 他既沒有戰功也沒有真正的影響力。因此, 亞希多弗的計策實在是對押沙龍極其有利的。他計策唯一的缺點是他沒有下血本的奉承押沙龍, 建議以押沙龍為主帥, 反而是想要親自帶兵追殺大衛, 這有可能是因為亞希多弗也是個驕傲的人的緣故。

神敗壞押沙龍, 原本對亞希多弗多有敬意的押沙龍卻也向戶篩問策。雖然戶篩的計策並不比亞希多弗的好, 因為這樣一來給大衛緩衝的時間 – 集結大軍不是馬上就可以做的到的。戶篩聰明的地方就在他知道如何說服押沙龍, 而押沙龍因為驕傲的緣故 – 依照戶篩的計策, 他親自率領大軍討伐大衛, 想來是很風光的 – 他更喜悅戶篩的建議。亞希多弗大概知道押沙龍必敗, 因此甚至連戰爭都還沒有開始就自殺了。

驕傲在敗壞以先, 狂心在跌倒之前。 (箴言16:18) 押沙龍的驕傲狂妄在前幾章就可以清楚的看見。即便是他擁有大軍, 他卻沒有看見後面隱藏的危險, 在後面一章我們看見原來大將軍約押一直忠心的跟隨大衛, 而押沙龍的死也與他引以為傲的頭髮脫不了關係。與前一章中謙卑俯伏在神面前的大衛相比, 因著他的驕傲狂妄, 押沙龍的敗落是可預期的。

撒母耳記下16章:崛起

從押沙龍叛變的過程可見這個人的邪惡,他以俊美可親人的外表迷惑以色列人,他的崛起完全是基於謊言—從他在城門離間王與以色列民,到他詐騙無辜的權貴與他成為共犯。為了要更逼被迫他造反的人更加忠心於他,他玷污父親的妃妾,種種行為令人髮指。

當邪惡的領袖崛起的時候,我們就看見惡者的猖狂,本章提到三個惡人在大衛失勢的時候顯露出來。首先是洗巴,他看起來忠於大衛,但是他的話在後來看來值得質疑。雖然他看似忠心,卻更像是個虛謊的政治投機客,想要在大衛蒙難的時候為自己撈點好處。

示每是這三個惡人中最直率的,他大膽的指責、嘲笑大衛,屬於政治立場分明的狂妄人。因為掃羅王是便雅憫人,因此有些便雅憫人就不喜大衛。他們倚著自己的喜好與利益行事,完全看不見神的旨意。而亞希多弗則是三人中最有能力卻也是最邪惡的。聖經指出他計謀過人,大衛與押沙龍都對他多有倚仗,甚至人看他如同看神。這個人的聰明卻不知敬畏神,所出的計謀盡都邪惡,這樣的聰明才智在神面前是不夠看的,神也輕易的敗壞他的詭計。

當一個國家失去公義與敬畏神的領袖的時候,虛偽、謊言、貪婪、詭詐、淫亂、自高、驕傲、不敬虔的人就迅速的在這個國家崛起。但是神仍舊掌管一切,當神定意要來憐憫以色列,從敗壞中拯救以色列的時候,這些猖狂抵擋神的人在神的大能前無法站立得住。

撒母耳記下15章:掌握

押沙龍離間大衛王與眾民,又設計強逼同去獻祭的人與他一同造反,聲勢之浩大逼的大衛需得離開耶路撒冷避其鋒芒。而押沙龍最大的同謀居然是亞希多弗, 就是拔示巴的祖父,所羅門的曾外祖父,也是大衛親密的謀士。

這個叛變對大衛的打擊極大,他逃難的期間分別寫了詩篇39、41、55、61和63。大衛明白這次的叛變是神對他與拔示巴通姦殺人的審判 (撒下12:10-11,詩39:9) 因此他對這場叛變做了該做的安排之後,就是對祭司撒都、亞比亞他和亞基人戶篩回到耶路撒冷做內應,他的態度是謙卑的將一切交託給神 (撒下15:25-26)。

押沙龍雖然外在條件極好,但他性格上的詭詐與狠毒並不討神的喜悅,他與外邦人的血緣關係更是以色列靈性的隱憂。這一場叛亂雖然極大的攪動以色列,但是神不但藉此管教大衛,也經由這件事拔除所羅門繼承王位的一個重大的阻力。這一場暗謀已久的叛變看起來似乎打得大衛措手不及,但是一切仍舊在神的掌握之中。

撒母耳記下14章:禍根

大衛思念兒子所以約押便給大衛一個台階下使他可以召回押沙龍,這裡面也可以隱約看出以色列人其實對押沙龍謀殺暗嫩的事報以一定程度的同情。在大衛長子與次子盡都逝世之時,百姓以為押沙龍是最適合繼承王位的人。因此,約押認為自己有責任促使大衛與押沙龍的和好。

約押使用的方法類似先知約拿單的方法,以寓言故事促使大衛看見問題的核心,但是與約拿單相比,約押的出發點基於個人對王位繼承權的觀點以及對大衛王心意的拿捏,他並不明白神的心意,也沒有求問神。從聖經對押沙龍的描述我們可以看見,即便他外表出眾,但他的性格卻是不適合做王的。

大衛對押沙龍的刑罰既不顯公義,他的憐憫也不足撫平押沙龍的恐懼。大衛對整件事情的處置缺乏智慧,大衛與以色列人對罪的容忍—無論是暗嫩還是押沙龍的罪—導致亞撒龍的有恃無恐,為以後的竄國埋下禍根。

撒母耳記下13章:破口

暗嫩是大衛的長子,他雖然是第一順位的繼承人,但表現出來的情慾、冷酷與殘忍都顯明他並不是做王的合適人選。押沙龍身為基述王達買的外孫,為人隱忍狠戾,也不是個很好的選擇。在前一章聖經就埋下了伏筆,隱約的可以發現神所揀選的下一任君王是所羅門。

這一段記載不但交代了王位為何會落在所羅門的過程,也承接上一章描述罪在人的生命中帶來的影響。大衛與拔示巴犯罪後生命似乎破了一個口子,原本得勝的、公義的君王從這一章開始顯露出來的是軟弱,沒有智慧,溺愛失去公義的父親。大衛的家庭也充滿了殘暴、情慾與敗壞,導致了兩個兒子死去,一個個女兒與多位嬪妃失去貞節。

若是大衛有智慧就能洞悉暗嫩要求的不尋常,也能對押沙龍的請求有警醒,若是大衛有公義的心就不會對暗嫩的行為毫無懲治,他的不作為也更增長了押沙龍的憤怒,導致他的蓄意謀殺與後來的叛變竊國。大衛在這裡所表現出來的與以往的果敢睿智完全不同的一面。罪對一個人的生命所造成的影響之大令人難以想像,在大衛的例子來說甚至影響了整個家庭以致國家的破碎與紛亂。罪的破壞力之大實在值得我們謹慎對待。

撒母耳記下12章:罪責

大衛因為情慾而犯罪,他被自己的私慾牽引,甚至顧不得是否會得罪神,神稱他這樣的行為是對祂的藐視。這是一個極大的指控,但是當一個人明知神的屬性—公義,慈愛,恩典,憐憫,嫉邪,厭惡罪惡,抵擋驕傲—卻仍舊執意行神所不喜悅的事時,這樣的態度就是藐視神。但人在全知全能神的面前有什麼可誇的,竟然敢藐視神呢?因此我們對罪需要持慎重的態度。

當大衛被先知責備看見自己的罪時,他的反應與掃羅王是不同的。當撒母耳責備掃羅時,掃羅首先指責撒母耳不守時,然後將錯誤歸給百姓,他從來就沒有真正的認錯悔改。大衛雖然也犯了罪,但是他醒悟了以後立刻悔改在神面前,這是他可貴的地方,因神看重人憂傷痛悔的心。但是縱然神赦免大衛的罪,恢復與大衛的交通,但是大衛仍舊要擔當他犯罪的責任。

即便罪得赦免,但是罪責仍舊存在,如同一個小偷因為竊盜被拘捕,即便他認錯了,仍舊需要付上刑事責任。大衛犯罪所要付出的罪責是極大的。首先,因為他流無辜人的血,刀劍就不離開大衛的家,他無法享受安舒的生活。他在暗中奪人妻行的姦淫,他自己的妻子就要在明處被奪走。另外,在淫亂中所生的兒子也無法存活。

因此基督徒要警醒,當我們沈迷在罪中或是故意犯罪的時候,我們所表達的態度是對神的藐視,我們的行為表示我們心裡並不把神當作一回事,不害怕祂的怒氣。當我們犯罪,雖然在主面前悔改,但是罪所帶來的罪責有可能會在我們知道或不知情的情況下影響我們甚至我們下一代的生活。因此我們不可輕忽罪,因它所帶來的影響是極其可怕的,

撒母耳記下11:罪的網羅

大衛王雖然是合神心意的王,但不代表他就是個完美的人,雖如此,聖經也不認為他犯罪就是情有可原。聖經忠實的記載他犯罪過程的醜陋與不堪,雖然他後來悔改認罪,但是也逃不過罪責。

在這一章我們看見大衛是如何一步一步的犯錯,他從戰場退下享受安逸的生活,在這時遇見了試探,看見了沐浴中的抜示巴。他並沒有因此警醒,反而去積極的尋找這婦人。知道對方是自己忠誠勇士的妻子大衛沒有因此打消念頭,他反而更因為烏利亞不在家而更是大膽執意與拔示巴犯姦淫。原本是偷情,但是拔示巴的懷孕使大衛想要製造假象隱瞞,隱瞞不成功便蓄意謀殺。大衛在初見拔示巴的時候只是想要放縱自己的情慾,他一定沒有想到之後的事環環相扣,終至他犯下的罪一件比一件大,而這位號稱合神心意的人的心也越來越剛硬,完全將神抛之腦後。

罪以人心裡所喜悅的事來吸引人,甚至到了一個地步甚至人似乎是失去理智一樣,就好像大衛一意孤行在其中竟然忘記了他所敬畏的神,所思所想只是要得到他所喜悅的女人。這樣極大的誘惑引導他慢慢的走入泥沼中,不知不覺的在其中越陷越深最後無法自拔,罪的可怕就在此。

大衛以為自己一切的安排天衣無縫,甚至約押還幫助他遮掩的比大衛所計畫的更為自然,但是他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沒有逃離神的眼目,大衛也為自己所犯的罪附上極大的代價。

撒母耳記下10章:本份

這一章解釋了以色列為何會與亞們人爆發一場為期不短的戰爭,在此場戰爭期間大衛犯的罪導致的後果是一連串家庭的悲劇。這場戰爭的由來是一個沒有智慧的王以小人之心誤解大衛想要施恩的用意,他侮辱大衛的使者,不願悔改,以至與以色列爆發戰爭。本是應該得著祝福的王因為愚昧無知而招來禍害。

值得注意的是約押與亞比篩兩兄弟作戰的態度。雖然約押在對押尼珥的事情上太過衝動不服從大衛的權柄,但是在作戰的態度上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在開戰前,約押對兄弟亞比篩商議在戰場上要互相幫補,並且要盡自己所能的努力打仗,但即便如此,他卻是將成敗交給神,”願耶和華憑祂的旨意而行”(v12)。

盡自己的所能努力完成自己當做的,但是卻將事情的結果交託給神,尊重神的主權,這應該是基督徒為人處世的態度。無論是在我們在世上的工作還是在主裡的服事,願我們都能盡自己的本份,順服主的權柄,全都是因為我們相信祂是大能掌管天地萬有,有公義、恩典與慈愛的阿爸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