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26章: 練淨

Related image

民數記25章是以色列人進入迦南美地前最後的練淨, 這場瘟疫死了非常多的人, 但也將以色列所有一切悖逆神的人抹去。在這之後便是再一次的人口普查; 兩次的人口普查目的都是一樣的, 都同是為了編整軍隊, 要進入迦南爭戰、承受神所應許的土地。

兩次人口普查的人數相差不大, 第二次的人口普查人數比第一次少了1820人。猶大支派仍舊是最大的支派, 西緬支派從三大支派之一急劇降為最小的支派, 而瑪拿西支派則急劇增長。支派的大小影響到他們得到的土地的大小, 而他們分配到的土地區塊則由抽籤決定。

人口普查的當時以色列人靈性承受度 – 可喜的是整體上以色列人的靈性是穩定的。經過了40年的練淨, 代表老我的、悖逆神的上一代完全死去, 也唯有這樣以色列人才能承受神應許的產業。有的支派沒落了, 有的支派興盛了, 這都因著他們在生活中是否遵主為大。敬畏神的支派就承受更多的地土, 得到更大的產業。

民數記25章: 巴蘭的教訓

Picture1

民數記22-24章描述巴勒與巴蘭的計謀不能得逞, 彰顯勒神對以色列大能的保護與祝福, 也藉由巴蘭的口描繪了一個屬天子民的形象。然而在這時25章卻很突兀的插入令人摸不著頭腦, 尤其是以色列人的表現與前一章所描述的美麗聖潔的以色列形成完全相反的對比。然而25章是巴蘭咒詛的延續, 在啟示錄2:14我們知道這起淫亂拜偶像的罪是巴蘭教導巴勒給以色列下的絆子。

淫亂所敗壞的是人的身體, 拜偶像則敗壞人的靈, 兩者都是因為人順服了自己的意念慾望, 不願依照神的旨意使自己與別的人或物有了錯誤的聯合。神的旨意是人透過基督藉由聖靈與祂聯合, 但是拜偶像就是人棄了神與邪靈聯合, 因此拜偶像是為屬靈的淫亂。

巴勒與巴蘭的無法在軍事以及宗教(咒詛)上來擊打以色列。巴蘭更是以先知的形象來行事, 但是他對以色列的惡意在這件事上完全的曝露出來。巴蘭所代表的是敵對神的靈, 撒旦本身就是以光明的天使的形象來迫害神的僕人。耶和華對以色列人的保護卻是密不透風的, 因此巴蘭引誘以色列人自己踏出神的保護網, 落入試探, 犯罪, 得罪神。

這起事件當給基督徒一個極大的警醒, 是否我們也鬆懈了、驕傲了, 不知不覺間離開了神的保護圈, 滿足自己的享樂, 落入了巴蘭的圈套, 得罪了神卻不自知。

民數記24章: 最大的祝福

Image result for turn curse into blessing

巴蘭雖然多番的陳述他不能違背耶和華的心意, 但是他的心卻不是他所表現的那般敬畏神, 他與巴勒多番的轉移陣地試圖找個地方或許神可以改變祂的心意, 但是無論他們往哪裡去, 神總是很奇妙的能夠堵住巴蘭的口, 使他違反自己心意而開口祝福以色列人。

在巴蘭的多次祝福當中, 我們看見了一個分別為聖的以色列(第一次的祝福), 一個完全無瑕疵的以色列(第二次的祝福), 以及一個美麗豐盛的以色列(第三次的祝福)。而神給以色列最大的祝福乃是在第四次發言。巴蘭的本意是要預言摩押的未來, 但是他著重在一位將要掌權的君王 — 耶穌基督。祂將帶著權柄榮耀, 在地上掌王權、居首位, 統管地上萬國, 除滅以色列的仇敵。

藉著巴蘭的祝福我們能夠體會神全能的保護; 依照以色列人的光景他們是不配的, 但是神揀選他們, 與他們同在, 將這群與世人並無不同的罪人分別出來歸給自己。如今神也在做同樣的事 — 祂赦免我們的罪, 使我們脫離死的咒詛, 歸在基督名下, 得著永生的盼望, 化咒詛為祝福。

民數記23章: 榮耀

Image result for glory

巴蘭在本章對以色列人所發出的祝福各自代表以色列在神面前的地位以及形象。首先, 以色列是被神呼召出來的民族, 他們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 從萬民被分別出來, 是以巴蘭稱他們為獨居的民(v9), 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也是他的後裔子孫不可計數(v10), 更重要到是神看他們如義人(v10)。神如此祝福他們以至於連來咒詛他們的巴蘭都感嘆願意如以色列人之死之終(v10)。

巴蘭在他第二次祝福中所提到的以色列人是無罪孽、無奸惡、因神的同在充滿喜樂, 並且勇敢果決的。這與我們在之前章節所看見的軟弱失敗的以色列人非常不同。在巴蘭的敘述裡, 以色列是榮耀得勝的, 神與之同在並親自帶領的子民, 因為這是他們在神裡真正的地位。

當我們研讀以色列人的歷史的時候我們不自覺地專注在他們作為人的軟弱失敗, 如同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也是時常軟弱跌倒。但我們不可忘記神以不同的眼光看屬於祂的人; 當人在基督裡, 祂看到的不是按我們老我的形象, 而是按我們在基督裡的形象。

如同希伯來書8:12 所說, 祂要寬恕我們的不義, 不再紀念我們的罪愆。因為我們已在基督裡, 所以祂透過基督來看我們, 所看到的是基督的義。這是何等的恩典與鼓勵! 當我們跌倒的時候不可灰心喪志, 因為只要我們仍舊在基督裡, 神所看見的仍舊是祂榮耀的子民。

民數記22章: 偏僻

Image result for walking

巴蘭的故事是每個基督徒都耳熟能詳的聖經故事。巴蘭不能算是先知, 最多只能算是靈媒—雖然他或許能夠聽得到神的聲音, 但是他不真的認識神、更不敬畏上帝, 他雖然明知道神的旨意卻偏行己路, 以詭詐的計謀坑害以色列人。

在本章雖然巴蘭多次申命他要遵行耶和華的旨意, 但與其說他在謙卑的尋求神的旨意, 不如說他存著極強烈的想望, 希望藉由祈求促使神改變祂的旨意。因此在使者第二次來請人的時候神任憑他讓他前行, 卻在路上差遣使者抵擋他。聖經稱呼巴蘭的態度為偏僻(v32), 英文的翻譯是perverse, 有剛愎、喪心病狂、故意、不顧一切的意思。這裡指出巴蘭的心態—他外表看起來順服神, 內裡卻早已自己拿定了主意。

巴蘭帶給基督徒一個重要的功課: 我們是否真的將主導權交給主, 定意尋求祂的旨意呢? 當我們心裡已經拿定主意要做一件事時, 禱告尋求神就是一種自欺的行為。真正尋求神的旨意, 應當是放下自己的慾望或傾向, 專心的尋求神, 即便神要我們選那不合我們心意的路, 這才是真的的尋求順服。

民數記21章: 銅蛇

Related image

以色列民經過以東地的時候因為所選的路途非常難走, 他們又再次發聲抱怨 — 聖經在這里以怨讟來形容。什麼是怨讟呢? 怨讟有怨恨、仇恨、強烈不滿、無中生有、污衊、惡意中傷之意。他們不滿所行的道路艱難, 並且心裡厭惡神所賜的嗎哪(v5)。

於是神降下蛇災, 以色列許多人因此而死, 他們似乎也學習到了功課, 迴轉過來認罪悔改。神救他們的方式很特別, 摩西以銅做了一條火蛇掛在桿子上, 凡被咬的只要抬頭仰望這銅蛇就能得救。這是一個信心的考驗, 考驗以色列人是否信神, 因為這實在是一個太簡單也太不符合常理的解毒方法。

銅蛇預表耶穌 — 祂取了罪人的形象(銅蛇), 但如同銅蛇沒有毒性, 耶穌沒有人的罪性。當以色列人被火蛇咬了以後他們的身體就有了毒性(罪), 如同亞當夏娃因悖逆罪進入了世界一樣, 人從此就有了罪性。神預備了一個得救的方法 – 如同銅蛇掛在桿子上一般,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將自己獻上給神。一切願意信祂人, 只要單單的信祂、仰望祂就能得救。

如今的基督已經不再是銅蛇(人)的形象, 祂如今已經經過死與復活取了屬天的形狀, 成了賜下生命的靈, 人若願意就可以從祂那兒支取生命的泉源。

民數記20章: 代表神

Related image

本章記載的事件很特別的地方是, 表面上來看, 以色列人再次犯了的不信的罪, 可是受到懲罰的卻是摩西與亞倫, 怎麼會這樣呢?

若我們細細的查看經文, 在這次的事件當中, 神並沒有因為以色列人的吵鬧而生氣。如同初入曠野時, 神沒有因以色列人在沒有水和食物時吵鬧而生氣, 反而降下嗎哪, 使磐石出水餵養他們。這一次的事件也是如此, 雖然以色列人小信, 但是神卻沒有責備。與這幾次事件不同的則是鵪鶉事件, 根據民數記11章記載, 那次的事件是因為以色列人受到閒雜人等的影響起了貪欲的心所造成的。這兩者本質上有差異, 前者是生活必須, 後者則是因為貪心。

本章一直到第九節前, 摩西與亞倫的處理方式都是正確的, 他們不予人民爭論, 只將難處交託與神。摩西卻因為自己的情緒而犯了錯, 沒有正確的代表神。神告訴摩西要吩咐磐石出水, 摩西卻憤怒的擊打, 並且稱呼以色列人為背叛之子。他的情緒或許情有可原, 畢竟他帶領了這群小信的人四十年之久。但是作為神的僕人, 他的憤怒卻沒有正確的代表神。

神要教導以色列人信任祂, 祂是供應他們一切所需的神, 但是摩西卻在這件事上責備甚至控告以色列人為背叛之子, 使他們對神無法有正確的認識。摩西曾經因神的吩咐擊打磐石使之出水; 磐石預表耶穌, 神對祂的擊打僅一次便足以遮蓋所有人的罪, 因此摩西的再次擊打所表示的不只是他自己的情緒,其中含有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做的是不夠的意思, 實在是非常不恰當的。

這便是為什麼雖然吵鬧的是以色列人, 受到懲罰的卻是摩西和亞倫。本章的敘述非常的含蓄, 但他們都在這次的事件上犯罪, 因此不能進入迦南地。

民數記19章: 除掉污穢的水

Image result for clean water

可拉的叛變是一場極其大的動亂, 首先可拉一黨的領袖全都死去, 然後, 以色列人民也發生動亂反對摩西亞倫, 神降下瘟疫懲罰以色列人, 一天之內死了一萬四千七百人(民16:49)。

死亡的人數如此之高, 可以想像當時屍體橫陳的景況, 以色列人要處理死屍便成為不潔。同時, 整個以色列群體都處於死亡的陰影下, 不但人成為不潔淨, 帳篷與所有的器具都受到污染, 因此神吩咐以色列人製作這個特別除污穢的水。

祭司將未曾負軛毫無瑕疵的紅牛犢帶到營外宰殺, 將其血帶到會幕前向會幕彈七次, 再將死去的牛加上香柏木, 牛膝草, 以及紅線焚燒。由另一個潔淨的人將灰收起與活水調和做除污穢的水。

這項禮儀主要是針對因觸碰死屍而產生的不潔, 而死亡是罪的產物。除污穢的水預表完美基督如同無瑕疵的紅牛犢一樣因代替眾人的罪而死, 而祂所流的血與水一勞永逸的結淨了眾人的罪, 如同希伯來書所說的, 祂獻上的祭成了永遠有功效的潔淨之法。

民數記18章: 職責與報酬

Image result for grains in hands

本章記載祭司與利未人的職責(v1-7), 並且祭司與利未人所應得的酬勞(祭司的酬勞v8-20; 利未人的酬勞 v21-32)。

利未人服事是照管會幕, 他們直接幫助的對像是祭司, 而祭司則直接的事奉神。會幕作為神榮耀的彰顯和神同在的記號, 但會幕也同時帶來風險 – 就是除了祭司以外的人都不可以觸碰干犯。另外, 會幕的每一處與祭司所所獻上的每一個祭都預表著基督, 因此, 每一個疏失錯誤都是一種罪愆(v1), 這些都是要祭司來擔當的。

神給祭司的報酬分為幾部分:
1) 未經火的供物 (v9): 以色列人獻祭是要經過火燒的, 那些沒有被火燒到存留下來的就歸祭司。這至聖物只有男丁可以享用。
2) 舉祭和搖祭(v11): 舉祭預表基督的升天, 搖祭預表復活的基督, 這類的供物可給祭司的兒女享用。
3) 油, 新酒,初熟的五穀(v12): 這類的供物是給祭司家潔淨的人
4) 一切永獻之物(v14): 這裡指的是一切從世俗中分別出來獻給神的。
5) 一切頭生的(v15)

神賜給利未人的則是以色列人的十一奉獻作為的舉祭(v21), 也就是說利未人擁有以色列全國十分之一的財富, 這遠比他們作為十二支派之一所得的更多。而利未人也當獻上所得的十分之一獻上舉祭(v26), 這舉祭要歸給祭司(v28) 。

從這些經文看來, 神所預備給服事祂的人極其的豐盛, 而神對他們的要求是要他們分別出來, 不為世事所煩擾, 專心的事奉祂。

民數記17章: 生命的權柄

Image result for blossoming rod branch

以色列人自出埃及後就不停的忤逆神, 可拉的叛變是他們最大規模的叛變- 不但有領導階層的政變, 神處置了這些叛變的領袖後, 以色列民眾譁變反對摩西雞亞倫, 因此才會有本章的敘述。

雖然亞倫得到神的認證, 以色列人並沒有臣服。當以色列新領導階級看見亞倫的杖發芽開花並結果子的時候, 即便這是一個神蹟, 他們並沒有任何表示, 只是默默的收回自己的杖, 沒有對神有任何的回應。而以色列人在本章末所表現出的態度則沒有一絲一毫悔改的意思, 他們只是怪罪神為何不讓他們進入迦南, 他們責備神的殘忍, 責備摩西亞倫錯誤的領導, 卻沒有反省接受他們曾經的不信和背叛才導致現在的處境。

這樣的態度與心中信神, 但是心中有個坎過不去與神摔角, 在心裡掙扎, 最後還是臣服在神的面前的約伯不同。以色列人所表現出的態度是心中並不信神, 完全的藐視神的作為, 無怪神以極強烈的措辭稱呼他們為背叛之子, 並且懲罰他們要死在曠野。

亞倫發芽的杖與放在金罐裡的嗎哪, 和摩西從西乃山帶下的十誡石板是放在約櫃裡的三樣物件, 各自代表耶穌。放在金罐裡的嗎哪預表基督是從神顯現出來的生命, 十誡的石板預表基督是神啟示的真理, 而亞倫發芽的杖預表基督有神復活的權柄。

詩篇23章詩人提到神的杖與竿—杖代表權柄, 有責罰的作用; 竿則是代表扶持。杖是已經完全乾枯死透的木, 但神卻能在使其死而復活, 綻放出生命, 不但如此還能開花結果。另外, 以色列的杏樹是最先在春天開花的。亞倫的杖代表基督復活的生命, 祂也是那第一位從死而復活的, 並且祂將自己的生命分賜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