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書4章: 喜樂的秘訣

picture1

保羅在本章教導得著喜樂的秘訣是:

  1. 交託與禱告:把憂慮、重擔都藉著禱告交託給神,平安喜樂便會天天隨著我們(V.4-7)。如果禱告完了,仍然感到憂慮、重擔,那表示我們並沒有真正的交託,必須要繼續來到神的面前,持續禱告到全然釋放、平安充滿了我們的心為止。
  2. 遵行神的旨意使我們喜樂:包括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等美好的德性都要竭力去行(V.8-9)。生活中有許多愁苦是因為我們沒有切實遵行神的旨意而發生的;遵行神的旨意常常要求我們要先付出代價,但是卻能結出美好的果實來,使我們的生命豐富、喜樂而美好。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1:2-3)
  3. 知足常樂:如果我沒有一雙好鞋可穿,那就為我還有一雙好腳可以走路而感恩吧!即使在極度缺乏、卑賤、貧困、艱難的環境之中,仍然可以找出許多可以感謝神的地方,那便是我們在苦難中仍然知道神與我們同在,使我們的心仍然能喜樂的原因。(V.11-13)

腓立比書3章: 耶穌是至寶

Picture1.jpg

在宗教信仰方面,保羅具有十分傲人的成就與優渥的條件,在他的信仰中,曾經滿滿都是輝煌的成就,但是他卻不認識耶穌。直到保羅在大馬色遇到了耶穌,他才發現,唯有耶穌才是生命中的寶貝,因此他說,他為耶穌已丟棄萬事為糞土,為要得著基督。

不認識耶穌就不認識神,不認識耶穌的信仰就不是真正的信仰。認識耶穌才有救恩,生命才會成長改變而豐盛有餘。我們在教會,在社會可以成就許多偉大的事工,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是否更認識耶穌,更愛耶穌。有了耶穌就有一切,沒有耶穌就沒有一切,耶穌是我們生命中的至寶。

腓立比書2章: 以基督的心為心

picture1

什麼是「基督的心」?基督耶穌就是神,祂有權柄決定所有人類的生活與命運,祂可以規定命令所有人類去做祂要我們做的事,因為祂是君王,祂可以命令一切;但是祂卻選擇了「奴僕」的形象來到世間服侍世人,為所有悖逆神、犯罪的人而死。

當保羅要求信徒要以基督的心為心時,是要我們效法耶穌基督一樣的謙卑捨己。或許我們覺得委曲,我們要伸張公義,我們要爭取應得而未得的權益,

我們要求被公平的對待…。但有時我們要求公平、公義到一個地步,甚至要用不公義的、不誠實的、不道德的手法去爭取我們的權益。這樣的想法和作法並沒有效法我們的耶穌,也沒有以基督的心為心;正確的作法與態度是保羅馬書12:19-21所教導的「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基督徒無論在教會,在社會,在家庭中都要學會犧牲捨己,學會放下自己的權益去成全別人,放掉為自己伸冤報復的機會,惡人若硬著頸項持續作惡,上帝必定會親自報應他們,我們若將審判與報應的權利都交給神,世界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惡不斷產生,更惡並不能阻止惡,唯有愛擁有真正改變人心的力量,唯有良善才能徹底消滅邪惡。

腓立比書1章: 合神心意的教會

Picture1.jpg

在保羅所寫給各教會的書信中,我們可以發現,相較於哥林多教會,保羅對於腓立比教會沒有半點責備,只有喜樂、讚美與鼓勵。因為腓立比教會是一間合神心意的教會:

  1. 腓立比教會的長進讓傳道人心中喜樂,充滿感恩,沒有痛心,沒有憂愁(V.3-4)。
  2. 同心合意的興旺福:有時為了要傳福音,反而造成教會分裂,因為一個要這樣做,一個要那樣做;因此能「同心合意」的一起興旺福音才是合神心意的教會(V.5),不像哥林多教會為了各自支持的傳道人而分門別類、結黨鬥爭。
  3. 順服聖靈的感動,並靠主完成主所託付的工作(V.6)。
  4. 腓立比教會敬重傳道人、關心傳道人的需要,並且排除萬難供給傳道人的需要(V.15-16),而哥林多教會則有許多人不但不順服、不敬重傳道人,反而質疑並挑戰保羅的權柄。

為我們的教會禱告,求神使我們的教會能成為一個敬重傳道人、同心合意興旺福音,順服並倚靠聖靈的合神心意的教會,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