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書51章: 你是什麼樣的器皿?

巴比倫享有上帝所賜最好的條件與資源,他是神手中大能的器皿,用以管教以色列人及懲罰列國。按但以理書所記載,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並非不認識耶和華神,也不是不知道神的旨意(但三~四章),但是他和他的子孫並沒有珍惜上帝的恩典,也沒有謙卑的服在神的旨意之中,反而驕奢敗壞,逆天而行,最後竟成為聖經中經典的邪惡、犯罪與魔鬼的代表,結果淪到萬劫不復的地步。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神所創作的器皿,神使用我們每一個人來成就祂的旨意。我們是什麼樣的器皿,又如何被神使用呢?神是使用我的恩賜、品格、財富、權利、生命的見證…等,來賜福、幫助、奬賞良善的人;亦或使用我們的罪惡、驕傲、悖逆、軟弱…去處罰、管教或磨練那些軟弱或得罪神的人呢?同樣都是神的器皿,都是為神所使用,作為神賜福予人的器皿或神刑罰人的器皿,其結局是大不相同的。

聖經中巴比倫和士師參孫都被神使用來管教與刑罰,但他們卻也因自己的惡,至終遭受到滅亡的命運。

如果神使用我的忠心良善去使人蒙福,那麼我也必定蒙福,如果神使用我以惡報惡,用惡行去傷害、磨練、懲罰別人,那麼我也必因我所行的惡而遭災禍、受管教。

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0-21) 但願我們都是能使別人蒙福,自己也蒙福的聖潔器皿。

耶利米書50章: 罪惡之城必然傾倒毀滅

50-51章預言巴比倫的滅亡。巴比倫帝國全盛時期威威赫赫,看似不可動搖,然而這個帝國達成上帝審判猶大之罪的目的之後,便因著自己的罪惡同樣受到神的懲罰,於公元前539年被瑪代波斯所滅。

聖經將巴比倫比喻為所有罪惡及自大驕傲之地。如啟示錄十八章描述巴比倫的罪名為逼害神的百姓與自高自大,至終將受到上帝嚴厲的懲罰而永遠毀滅失敗。

因此耶利米在此所寫有關巴比倫被毀滅的信息,也可應用為神在末世會消滅所有的罪惡。

巴比倫人生活靡爛、窮奢極侈,正如今日社會以金錢掛帥,過著驕奢敗壞的生活一般。聖經說貪財是萬惡之根,對錢財的貪戀會產生驕傲、自大和更多的罪,當經濟充裕、金錢在握時,會使人以為自己已經能像神一般的無所不能了。卻不知在末世來到神的審判台前,一時之間,對神的百姓的逼迫和對神的悖逆…等都將隨著罪惡之城巴比倫的傾倒而消滅,而所有屬神的人都必得救,並與我們的主一同住在新天新地中,永不再受魔鬼與罪惡的轄制與捆綁。

耶利米書49章: 謙卑俯伏者必蒙大福

本章所提及的列邦各國,各有各的優勢可倚靠:亞捫人有水流的山谷為天然屏障,並且心中倚靠財寶,自恃沒有能攻得進他們的領土;以東以智慧與謀略著名,因而心中狂傲(V.7,16);大馬色是亞蘭的首都,基達是位於敍利亞沙漠地區的阿拉伯民族,以攔在今伊朗的西南方,素以強勁的弓箭手聞名(V.15),

三者都是兵丁強悍、富有強大的國家;夏瑣則是個安逸無慮、無門無閂的富足之地(V.31),看起來都沒有敗亡的可能。但是先知卻預言他們將因他們的驕傲狂妄而受到耶和華的懲罰。

先知對列國的預言,表明著耶和華神不僅是管理以色列的區域性神明,更是掌管宇宙全地的大主宰,世界萬物都在祂的旨意中運行;另一方面也讓我們明白,即使列國兵強馬壯、有智慧與謀略、安逸無慮,若沒有神的祝福與保守,仍然沒有平安可言。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撒迦利亞書四6)。

詩人說: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詩廿7)。

無論我們是多麼的聰明、有才、凡事興盛,事業有成,都要存謙卑的心,不要驕傲的倚靠自己的力量,乃是知道神比萬有都大,我們都要來到祂的腳前倚靠祂的大能大力,並尋求祂的保護與帶領,謙卑俯伏才能真正的蒙福。

耶利米書48章: 安逸非福

摩押自幼年以來,常享安逸,如酒在渣滓上澄清,沒有從這器皿倒在那器皿裡,也未曾被擄去,因此,他的原味尚存,香氣未變。(V.11)

本章預言摩押將受到刑罰,因為安逸無虞的生活,未曾遇到危機與苦難,致使他們自高自傲、居心自大、極其驕傲(V.29-30)

許多時候,我們也像那沒有經過搖晃的酒杯,在沒有外力的刺激之下,好像很清澈,還溢出芳香的氣味來,然而一經搖晃,埋在底下的渣滓就都浮了上來,使酒變的混濁不堪;因為生活沒有經過攪動,生命沒有經過試驗,所以自以為自己很好。一旦主差遣了倒酒的來了(苦難、惡人、惡事),將我們一搖晃、一傾倒,所有裡面的問題(不信、軟弱、罪惡…)就都被搖了上來。因此,我們平常要不斷的來到主的面前,對付自己,並求主醫治我們的傷,挪走我們因受傷而產生的苦毒,將我們裡面的渣滓一天一點的除掉,使我們上下、裡外都清澈,不僅作一個外表美好的人,也是一個內裡清潔誠實的人。

耶利米書47章: 神的旨意是另有其人

本章是耶利米預言非利士即將滅亡。第一節顯示預言是在埃及法老即將出兵攻打非利士的迦蕯之際,這讓人以為非利士是被埃及所滅。

然而第二節卻出現了耐人尋味的一句話:「有水從北方發起…」,埃及是位於南方,因此這裡所提到從北方發出的水並不是指著埃及而言,而是指著巴比倫的大軍於迦基米施之役之後,直接由北方南下攻破了非利士各城。非利士的確如預言一般被毀滅了,但卻不是猶太人所仗賴或眾人所看好的埃及軍隊,乃是神所揀選的巴比倫大軍。

世間有許多這類出人意表的結局,我們看好的是這個人,但神卻用了別的人或別的方法。士師記中惡人亞比米勒帶著一群匪類燒殺擄掠,我們想或許該有驍勇的部隊才能把他制服,卻不想神卻使用了一個普通的婦人從樓上抛下一塊磨石,就將其打成重傷而死(士九46-57);大衛的兒子押沙龍叛變,神用以刑罰他的不是別人,竟是他那頭濃密的頭髮(撒下十四25-26,十八9)。

這裡有甲、乙二名聲望極高的人,明裡來,暗裡去的在爭取領導者的位置,卻不想至終卻是人心未曾想到的丙當選了。這類的事件,我們屢見不鮮。

神的旨意不是我們以人的角度可以測透和明白的,常常我們以為就是這個人了,神的旨意卻是另有其人,因此我們應存敬畏的心,在任何事上儘可能不要以私意去運作,乃是藉著禱告,將自己所想要的告訴神,願神的旨意成就,神知道祂所揀選的是哪個器皿。

耶利米書46章: 麻煩的根源

46-51章論及列國命運的信息是向以色列人宣佈:神是全地的主,祂不僅管理以色列這個民族,祂也是列邦列國的主宰。以色列人休要以為逃離本地本家轉而投靠強大的埃及便能脫離神管教的手而任意妄為。神要以色列人知道,埃及也在祂的掌握之中。

以色列人轉而投靠埃及前必定評估過埃及所有的優勢:

1. 埃及有頂盔站立,磨槍貫甲的精銳部隊(v.3-6)。

2.埃及有滋潤土地的尼羅河(v.7-8)。

3. 埃及有勇猛的外籍兵團(v.9)。

4. 埃及有尊大之神(挪的亞捫)和埃及諸神(v.25)。

然而即使埃及有以上的優勢,卻也注定要被巴比倫軍隊擊打的潰不成軍。神希望以色列人能明白,再聰明、強大的人也會有軟弱跌倒的時候,只有耶和華才是唯一不變、不敗的可靠磐石。神說,埃及即使多服良葯也不得治好,埃及的敗亡不是因為他們的軍隊不夠精銳,乃是因為他們驕傲、不認識造物主。

許多人的生活出現很多的困擾與麻煩,不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條件不夠好,事實上麻煩的根源是在於我們跟神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只要我們日日來到神的面前來親近祂、尋求祂,許多的問題慢慢就都過去了。

最後v.27-28先知講到以色列雖遭外邦攻擊侵略,但神卻保守他們絕不會被滅絶淨盡,因為懲罰是神管教祂兒女的手段,是為了挽回而不是為了毀滅。所有的苦難並不是因為神的殘忍,而是因為神的愛。

如同約伯在經歷過沒來由的苦難之後,他能夠由衷的對上帝說:「從前我風聞有祢,現在親眼看見祢。」(約四二5)

耶利米書44章: 不因上帝而跌倒的人有福了

以色列人因為不遵守神的旨意而受到神的刑罰,遭到苦難與戰爭,但他們卻以為是因為他們的神沒有能力可以使他們亨通順利,所以轉而去向巴比倫的女神(天后)燒香(V.18-19),其實,只要他們能遵行神的誡命與法則、敬畏神、不作得罪的事,神就必為他們挪去患難賜福予他們。無奈以色列人不知災禍是神管教,在遭災時不但不知悔改,反而行更大的惡,去仰望倚靠別國的神。

有人遭了災禍,不知要更謙卑的來倚靠神,反而怪罪上帝對他太殘忍,因而離開了教會、離開了主,災禍的目的是為了要把我們推到神的面前來得恩典,但是有的人卻因而離主更遠、更疏離。

約瑟作了夢,將來弟兄都要來跪拜他,但是他的處境卻愈來愈艱難,不但成了奴隸,更成了階下囚,神的應許不但沒有應驗,反成了人的笑柄,聖經說:「耶和華的話試煉他…」(詩105:19),神的話不但不能成為他的幫助,反而讓他感到更懷疑、更痛苦。但他卻沒有對上帝失去信心,也沒有離開神,仍像小時那樣單純的敬畏神、倚靠神,至終得到了神應許的實現。

主耶穌說:「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太十一6)。無論遭遇何等不堪的光景,看似神失敗了、應許落空了,願我們永不要放棄對神的信心,仍然選擇相信上帝,至終我們必得神所應許的。

耶利米書43章: 服事之苦

耶利米從年幼服事到年老,從本地服事到外邦,從國家猶存服事到國破家亡,曾經被打、被罵、被關、被追殺…,最令人心痛的還不是這些外在之苦,乃是以色列人長久以來的悖逆不信。

四十二章描寫以色列眾百姓從最小到最大的都來到耶利米面前,為要尋求並明白神的旨意。儘管這群人屢次悖逆不順服,但耶利米仍然花了十天的時間在神面前為百姓們尋求,並將神的信息完整清楚的講明。經過了這麼多的戰爭災難,耶利米過去的預言也都應驗了,百姓這回總該聽話了吧!沒有!本章提及以色列人還是堅持走自己的道路、用自己的方法,並且也逼迫耶利米,強行將他一同帶往埃及去躲避戰爭與災難。

耶利米的服事若換成今日,便是一個傳道人在傳講信息之後,全體會眾都站起來說:「你不要講這個了,我們都不想聽。」然後全部離席。或者辛苦努力的講道、教導、陪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過去了,信徒的信心與生命仍然一點長進也沒有。

服事了長久的年日,卻不見任何的成果,甚至每況愈下,情況愈來愈糟糕,但是神卻不要你離開服事的崗位,就像耶利米傳講神的信息四十年,毫無果效,最後仍然心碎的、眼睜睜的看著國家滅亡、百姓被擄。或像摩西一樣陪著百姓在曠野四十年,最後只能隔著約旦河望著近在眼前的迦南美地,卻無法前進迦南。

服事之苦不在於肉體的辛苦與疲累,乃在於長期被拒絶,沒有成就的挫折感。誰願意作長期沒有回報的工作呢?但主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耶穌努力的傳講天國的福音,沒想到以色列人不但不接受,還把祂釘了十字架。學生不能高過老師,耶穌既然在城門外受苦,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願我們能抛棄一切榮華名利,忍受耶穌所受之凌辱和先知耶利米的服事之苦,忍受挫折與沮喪,並堅持到見主面的那一天,便能被主稱讚為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可以進來享受主人的快樂。

耶利米書42章:有主同在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我們不住這地,卻要進入埃及地,在那裏看不見爭戰,聽不見角聲,也不致無食飢餓。我們必住在那裏。」V.14

世界上到底哪裡才是安全的地方?以色列剩餘的民仍然不順服神,想要搬到埃及地去,因為那裡沒有戰爭。但神卻說,如果他們搬到埃及地去,戰爭、災禍也會隨之而至。所以世界上許多看起來安全的地方,其實並不安全;若是順服神,哪裡都是安全的,即使在最危險的地方,也會有神的同在與保守。

許多人一直想要搬到安全的地方:以利米勒從猶太地帶著妻兒搬到了摩押;香港九七大限,許多人離開了香港;台灣九五閏八月的預言,許多人到了貝里斯;還有許多人到了美國、加拿大、澳洲…覺得這些地方才是最安全之地,然而事實證明這些地方並不一定安全,九一一事件便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只要愛神、順服神,跟隨主的腳步而行,那地方便是世界最安全、最美好的地方。

只要有神的同在,世俗的環境便不足以使我們的心受到驚嚇,因為在神的裡面有平安,跟隨主的腳踪而行,一路便能滴下脂油來,如同約瑟即使作了奴僕,入了監獄,但以理成了亡國奴,被擄到了巴比偷…,都不能奪走他們的平安與喜樂,也遮掩不了神在他們身上所顯的榮光。

耶利米書41章:憐憫因罪而遭災之人

以實馬利受到亞們人的挑唆,謀殺了猶大省長基大利。在以色列被擄遭災之際,像以實馬利這種自私圖利,不顧百姓、悖逆神之人仍然存在。他們想趁亂之際圖點個人利益。

的確,有人犯罪了,因而受到了神的管教,的確是罪有應得,然而我們在旁邊的人絕不能幸災樂禍、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反而要存戒慎恐懼、儆醒之心來憐憫他們、幫助他們。

如同猶大書22-23所說:「有些人存疑心,你們要憐憫他們;有些人你們要從火中搶出來,搭救他們;有些人你們要存懼怕的心憐憫他們,連那被情慾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對那些因作惡受苦的人,我們便要以如此的態度對待他們:同情、憐憫他們,但不要因此而放鬆了真理的標準及信仰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