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書4章: 主觀&偏見

1

相比之他在本國的服事, 約拿在尼尼微的服事是前所未有的成功, 但也是如此使得約拿非常惱怒。從第二節的描述可發現這位先知對神是有一定的認識, 但是他對神的認識因為主觀與偏見而顯得狹隘無比, 使得他無法真正的觸摸到神的心。

對於這個叛逆頂撞他的先知, 神仍舊是耐心的教導。神安排蓖麻、蟲子與熱風來教導約拿他的全能以及慈愛。可惜的是先知仍舊以己為中心來斷定神的做為, 他只認定為他遮蓋日頭的蓖麻是祝福, 卻看不見那隱藏在蟲子與熱風背後神要教導他改變他的美意。

約拿認定外邦人的無知與有罪, 卻看不見自己也是如此。他忘記自己也曾經悖逆犯罪並受到赦免, 如同耶穌所比喻裡被主人免了一千萬銀子債務的僕人一樣, 毫無憐憫之心的不願饒恕那欠著自己十兩銀子的同伴。(太18:23-34) 但神是大自然的造物主, 他愛他所造的一切, 並不僅僅侷限在那稱為他子民的人, 無論是過去的以色列人, 或是現在的基督徒。

約拿書3章: 悔改

1

神是一個有恩典的、願意給人機會悔改的神。神的許多僕人都不是完全的人, 但他卻極有耐心與恩慈願意等待人悔改。雖然約拿違背了神的旨意, 但是當他認罪悔改了以後, 神便救他脫離困境, 並再次差遣他到尼尼微事奉。

本章所記載的有關約拿的信息非常的簡短, 而約拿的信息定罪的意味更甚於對悔改的呼籲。但是奇妙的是, 在這樣感覺不太給力的傳講之下, 全城的尼尼微人無論貴賤, 連人帶牲畜具都悔改在神的面前。這實在是一個奇蹟, 對以色列來講也是極大的諷刺。以色列人所看不起的外邦人, 做到了那以神的子民而自傲的以色列人都無法做到的事: 他們無論大小都積極的並且謙卑的悔改在神的面前。

神看重這樣的心, 只要人真正的悔改, 神也要回心轉意不降所預定的災禍。因為惡人死亡不是他所願意看見的, 神喜悅人人都能因悔改而存活。

約拿書2章: 約拿的經歷

1

約拿因為故意悖逆神而被棄在海中漂流, 他面對大自然的力量實在束手無策。約拿經歷死亡(魚腹), 似乎與神完全隔絕了, 在危難之中他向神呼求。約拿的經歷如同被罪所挾制的人, 人在罪的權勢下毫無能力抵擋死亡, 如同約拿無法面對大水的力量。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有罪的人卻仍舊可以向神禱告, 並且蒙神的垂聽, 由此可見神的恩典與憐憫。

另一方面, 約拿雖然是個違背神旨意的先知, 但是他的事蹟卻預表著耶穌與他的救恩。耶穌曾經以約拿的經歷來比喻自己將要面臨的十字架:

  1. 為了拯救全船的人約拿被水手拋入海中; 耶穌為了拯救世人而被釘十字架。兩者的死都帶來生命和平安。
  2. 約拿是自願受死; 耶穌也是甘心上十字架。
  3. 約拿面臨審判是因為自身有罪; 耶穌受死是背負世人的罪。
  4. 約拿先是在深海漂流, 然後被吞入魚腹; 耶穌受死下入陰間。
  5. 約拿在魚腹三天三夜後被吐在旱地; 耶穌三日之後死而復活。

主耶穌在地上的日子曾經對求神蹟的猶太人說, “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蹟, 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蹟以外, 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 (太12:39) 耶穌雖然斥責他們, 但是他所行神蹟卻是那最大的神蹟: 因著主耶穌的死與復活, 人得以因著信罪得赦免, 勝過死亡。

約拿書1章: 順服

1

在先知書當中, 約拿書是很特別的一本書, 它以故事的形式描寫先知的經歷, 因為過程非常戲劇化, 以至於許多人質疑約拿書的真實性。但是, 耶穌曾經提起過約拿的神蹟 (路11:29-30), 顯示約拿書所記載的是史實。

本章描述兩種人如何更看重自己的意願和判斷, 違背神的旨意。首先, 先知約拿因為民族情結逃避神的呼召。感情上, 他認為尼尼微人不配得到神的赦免,  他狹隘的將神限制為以色列所擁有, 忘記外邦人也是神所造。理智上, 他也不願冒著生命危險去服事殘暴的亞述。雖然神呼召他, 但是他選擇與神背道而馳。另一方面, 水手們在驚嚇害怕當中, 雖然知道暴風雨是因約拿而起, 當約拿告訴他們要將他抬起拋入海中時, 他們猶豫了, 想要將船攏岸。(v12-13) 他們不願意背負一條人命, 以為只要將船靠上岸讓約拿下船就從此風平浪靜。他們想要救約拿的出發點是好的,  但是這不是神的旨意。神對約拿另有計劃, 他需要水手們將約拿丟入海中。

先知因為不順服而招來禍患, 水手們不明白神的旨意差點好心辦壞事, 直到兩方都順服了神才得保平安。這個故事對基督徒是個提醒, 我們時常做主觀的決定卻忘記求問神的旨意。 有時候如同約拿質疑神的帶領, 有時候如同水手們瞎忙碌卻於神的國毫無助益。我們應當學會順服, 知道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 他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