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29:誠心樂意

大衛的奉獻是相當巨大的。不單單是從國庫所出的奉獻而已, 他更是從自己的產業私庫奉獻了3,000 他連得, 相當於約225,000磅重的金子, 還有7,000他連得, 相當於約525,000磅重的銀子。 大衛不但自己捐獻給神, 他還呼召以色列的領袖們也如此行, 以色列人也熱切響應他的呼召。

為何他們能如此甘心樂意的做出如此大的奉獻呢? 經文中提供了一些線索: (1) “心中愛慕神的殿” (29:3)。 因為他們看重喜愛, 所以付出就不會勉強。 (2) “這殿不是為人, 乃是為耶和華神建造的。” (29:1) 他們知道建殿不是為著自己或別人, 乃是為了他們心中所愛慕敬拜的神。(3) 因為萬物都從祢而來, 我們把從祢而得的獻給祢。(29:14) 他們明白自己所有的本來就屬於神。有了這些的看見, 就不難了解為何他們的奉獻不是斤斤計較, 反而是誠心樂意的了。

歷代志上28:尋見

大衛描繪了一個對聖殿的藍圖, 是他從神那裏領受的, 他也把這個藍圖交給兒子所羅門王執行, 正如神所吩咐的。建立聖殿是個巨大的工程, 需要動用無數的人力物力。要盡善盡美的完成這個神所吩咐的工作, 對一個新登基的王無疑是個大挑戰。 面對困難和挑戰, 大衛教導所羅門的秘方是尋求神。大衛告訴他,不必驚惶害怕所面對的挑戰, 因為神必使尋找祂的人尋見。 

對於這件事情大衛是如此的肯定, 不是或許被尋見, 或是大部分的時候被尋見。 他說必被尋見。有時候或許有耽延, 但是 “祂必使你尋見”。

歷代志上26:大材小用

本章記載聖殿守門的安排。聖殿建築的範圍廣大, 外院也建立圍牆, 並且四面設立多道的門以方便進出。為確保秩序及安全, 大衛設立守門的侍衛, 並且派遣人看守掌管神殿的府庫和聖物的府庫。從25和26章記載的職事可以看出, 執事的安排是按個人所長, 使人各司其職, 所以這章多次指出守門的就必是大能的勇士。大能的勇士不在戰場殺敵保家衛國, 反而願意來做守門的, 看起來似乎有點大材小用, 可是他們的服事是有榮耀的, 因為他們所辦理的是“耶和華與王的事。”

歷代志上25:頌讚

這章記載聖殿音樂服事的編排和分班。大衛選出亞薩, 希幔, 與耶杜頓三家族的子孫以彈琴, 唱歌, 稱謝, 頌讚耶和華。 他們分為24個班次, 每班12個人輪班進入聖所敬拜, 並且他們和他們的弟兄學習頌讚耶和華。這三個家族的人顯然有音樂的恩賜, 但他們還是要學習頌讚神。為何要學習呢? 僅僅是在技巧上的更進一層樓嗎? 

25:5 提到希幔奉神之命作王的先見。希幔做為一個敬拜者, 是認識神並與神交通的。因為這樣他才能真心的, 誠實的, 並有意義敬拜。如同神寶座前的四活物, 因為看見神的榮美, 就晝夜不住的說, 聖哉, 聖哉, 聖哉, 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歷代志上24:掣籤

在舊約時代, 掣籤是一個尋求神求問神的方法。箴言18:15 還提到 “掣籤能止息爭競,也能解散強勝的人。” 這個方法在新約時代已經不適用了,因為神已經賜下聖靈保慧師做為基督徒。就如同舊約時代的獻祭在新約時代已經不適用了,因為已有耶穌做為贖罪的祭。這一章重複的提到掣籤, 明白的表達了以色列人在聖殿安排的上的心態: 不照自己的意思, 而是時常求問神並遵行的旨意。

歷代志上23:敬拜神

聖殿的建立並不單單只是一個華美的建築物,建立聖殿的是為要敬拜神,尋求神,與神交通經歷祂的同在,這也是歷代志的重點。

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後,經歷士師時代,利未人的職務也受到忽略, 直到撒母耳帶領以色列人回轉才開始有恢復的跡象。大衛重新建立敬拜並安排調整利未人的服事。

利未人原本的任務是管理,搬運和辦理法櫃和帳幕之事。在建殿之後,他們的事奉與職責就需要重新調整。這些安排是慎重嚴謹的。大衛數算了三萬八千名30歲以上的利未人男丁,並且對他們做了規劃。不但如此,20歲以上的男丁就開始學習辦理神殿的事物。這些安排都是為了要敬拜神。

歷代志上22:服事

雖然神不允許大衛建殿, 但大衛並不因此對這件事不聞不問或漠不關心。相反的, 他選擇用別的方法服事, 著手於他可以做的, 專注於建殿的前置工作, 如準備建材, 預備匠人等等。

因為大衛的準備, 所羅門王可以很順利的建神的殿。雖然大衛沒有如願以他渴望的方式服事神, 可是他對於服事神的心意顯明在他數十年如一日的預備中, 並且他的服事也對建殿做出非常大的貢獻。

我們是否會以爲神沒有呼召我們做傳道人就認爲自己在神國度裏沒有用武之地呢?不是的,如同大衛一樣,我們可以用自己所能及的方式幫助傳道人的服事,或者是幫忙準備愛宴席,或者是協助傳道人關懷人,或者是以禱告來支持傳道人的服事,如同大衛默默的為所羅門來籌備許多他建殿所需要的物事一樣,這樣的服事都是討神喜悅的。

歷代志上21:錯覺

“合神心意的人” 的稱號似乎讓人有個錯覺, 就是大衛總是明白神的旨意, 也因此, 當大衛犯罪或做不討神喜悅的事時, 人們總是覺得驚訝。但聖經從不諱言大衛曾犯的錯誤, 也指出大衛其實並不是時常明白神的心意。21章中記載, 在數點的當下, 大衛並不明白自己的錯誤, 並且在約押的勸戒下還一意孤行。做為一個合神心意的人尚且如此, 當是令人引以為戒。

歷代志上20:鬆懈

大衛仍住在耶路撒冷。

短短的一句話, 撒母耳記用了多個篇福記描述大衛這個決定後所引發一連串的後事和他付出的代價。大衛與拔示巴犯姦淫, 謀殺烏利亞, 受神審判刀劍從此不離大衛家, 兒子暗嫩姦污女兒, 受自己兒子押沙龍逼位追殺等等, 其因皆可追溯至大衛的這個決定。

當時爭戰尚未完全平息, 亞們人和非利士人的問題並未得到完全的解決, 但大衛選擇退出戰場, 他留在耶路撒冷鬆懈下來, 並進而犯罪。一直處於備戰狀態並不是容易的事, 人總是更願意放鬆享樂。但是在爭戰當中的一時鬆懈, 引起大衛後半生多起波瀾, 留下無窮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