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羅西書4章: 禱告&感謝

Picture1.jpg

禱告和感謝的生活, 表現出一種態度, 就是不依靠自己或世界, 而是以基督為元首。當人最迫切禱告的時候, 是他明白自己是如何的軟弱無助, 因此他放棄倚靠自己並尋求神的帶領和幫助。這樣的態度是正確的, 因為我們本來自己就無法做什麼。但是這樣恆切迫切的禱告卻不需要只局限於所謂的”大事”上; 當人越多的看到自己的缺乏, 他就更能謙卑的到主面前為生活中的一切所需禱告。

同樣的, 當人感恩的時候, 他再次提醒自己神所賜下的恩典, 藉由自己的經歷更明白神的可靠和大能。當人禱告、讚美、感恩的時候 , 他的”己”是衰弱微小的, 因為他所注目倚靠的是神。因此, 基督徒當多多的禱告和感恩, 不只是將自己所需交託給神, 更是養成” 以基督為元首”的生活態度。

你們要恆切禱告, 在此儆醒感恩。西4:2

歌羅西書3章: 天上的事

picture1

真正以基督為元首該有的生活方式, 是要”思念上面的事, 不要思念地上的事。”(v2) 但是, 基督徒還活在這個世上, 免不了要有許多事要忙碌, 譬如要工作養活自己。既然如此, 為何人不能”思想”地上的事呢? 難道不該經營自己在地上的生活嗎?

當人看自己為”死了”, 並不是他的肉體已經死了, 而是在地位上與基督的死聯合了。當他清楚明白自己的身分不一樣時, 那他看事情的眼光便就不同了。這並不妨礙他在地上生活, 但是因為眼光不同了, 他不再想要追求世上所看為好的, 不再隨同世人的價值觀。反之, 他時常以基督為念, 如同23節所言, “無論作甚麼, 都要從心裡作, 像是給主作的, 不是給人作的。”

歌羅西書2章: 基督是元首(二)

picture1

在基督裡有個豐富的資源隱藏可供人擷取, 可惜的是, 大多數的時候, 人更願意依靠自己, 或是從基督以外的地方尋找支取智慧或解決問題之道, 而世界也提供了人許多看似高深莫測的智慧知識。但是當人離了基督, 他就失去了得到真智慧真平安的路徑。

如同美國當年將禱告逐出校園, 執政者跟贊成者無不拍手叫好, 認為這是美國邁向宗教自由的一大步。但是多少年過後卻發現, 美國的道德日漸淪喪, 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 原本眾人認為有智慧的政策反而埋下了咒詛的種子。

因為耶穌是世界萬物的元首, 是教會的元首, 更是基督徒個人的元首。何為元首呢? 就好比人的構造, 身體被筋骨所聯繫, 並遵照大腦所發佈的指令而行。當人不願意以基督為元首的時候, 就如身體不願去遵行大腦發佈的命令, 身體功能就必然不能協調運作。

因此, 保羅教導當 “遵祂而行” (v6), 並 “在祂裡面生根”(v7), 而不是去追隨世界縹緲的、高舉人的智慧和方法, “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 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 (v9)

歌羅西書1章: 基督是元首

Picture1.jpg

耶穌曾對身邊的門徒們問道, “你們說我是誰?”在歌羅西書, 保羅就這個問題做了全面的解釋 – 耶穌基督不但是個人的救主, 教會的元首, 祂更是一切的開始, 世上一切的存在也是為了耶穌。

“愛子是不能看見之神的像, 是首生的, 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v15) 耶穌道成肉身, 成了活生生的、門徒們可以摸著看的見的人, 經由人的形象將神的一切, 譬如祂的性情、權柄、榮耀、智慧、慈愛、溫柔、忍耐、公義等等, 使之實體化給人看見。

耶穌取了人子的形象使人能夠認識神, 但這並不妨礙祂本身的神性。 耶穌並不是 ”神最完美無缺的創造”, 祂是為神所生、與神同等的。世界的一切是由祂所造, 因祂所造、因祂而得維持 (v17), 祂的地位凌駕超過世上一切受造之物。

因此, 耶穌並不是如同諾斯底主義所倡導的, 是個高級靈體或是稍有瑕疵不及神完全完美的 ”半神”或 ”次神”, 祂乃是創造並統管宇宙一切, 與神同等, 在祂裡面有完全的豐盛的、超乎萬有之上的主。如同在啟示錄中耶穌的宣告, “我是阿拉法, 我是俄梅戛”, “我是首先的, 我是末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