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24章:試探

本章記載一個大衛在位年間的一個特別的事件,就是大衛因數算以色列人而惹動神的怒氣降災於以色列。

這裡尤其令人感到驚訝不解一個敘述是大衛有此舉動乃是受到神的激動大衛。由此,許多人認為神不公義,故意設計大衛行惡,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這一件事情在歷代志上21章也有做敘述,不同的是,歷代志上的表示,是撒旦攻擊以色列,激動大衛數典他們。那麼到底是誰使得大衛犯罪呢?雅各書1:13-14告訴我們,神不能被惡試探,也不試探人。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

以大衛的情況來看,撒旦給他的試探就是數典百姓,而他的私慾就是驕傲自滿—數典百姓的目的是為了備戰,在和平時代沒有戰爭的前提下,大衛的動機應該是為要滿足自己的驕傲,好像巴比倫王看著自己王國時的滿足與自傲。因為驕傲,大衛就落入了試探中,中了魔鬼的詭計。雖然神容許這樣的試探,但這不代表神設計讓大衛犯罪,因為試探的是撒旦,而最終做決定的是大衛。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耶和華向以色列人發怒 (v1)。聖經並沒有交代以色列人做了什麼使得神發怒,基於大衛作為以色列王,他受到的試探是因著他的驕傲,有可能以色列人所犯的是同樣的罪,但是真實原因為何我們無法確知。因此,雖然表面是大衛愚昧的行為招致禍患,但是以色列人也不是全然無辜的,神並不是胡亂降罪沒有憐憫的神,祂是公義且有慈愛的神。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遭遇的困境會讓我們生出神不公義、不憐憫、沒有恩慈,或是神不愛我們等等的想法,在這個時候我們應當回到神的話語中來認識祂是如何的一位神,禱告經歷神的帶領,而不是只注目在環境,對神的屬性做出不正確的結論。

撒母耳記下23章:留名

本章記載了大衛的勇士們的名字與他們的事蹟。大衛的勇士們雖然對現代的基督徒來說過於遙遠,他的的功績對我們來說也不能讓我們產生太大的興趣,但是聖經卻慎重的記載這些勇士的功績,因為他們奉獻自己的生命對王盡忠,大衛王也感念他們的忠誠,與他們有極深厚的感情。

許多事業有成的人總會希望自己的名號與功績能夠流傳於世,古代帝王與臣子很注重他們在史冊上是否留有美名,現代的達官富貴也喜歡在建築物冠上自己的名字供人紀念。但是,世上的一切都要過去,我們所要關心的應該是在神的冊子上我們是否留名。在生命冊上,我們是否與永生裡有份;在羔羊生命冊上,我們是否是那得勝者能與基督同做王;神的冊子所記載的才是我們這一生最應該關心的。但願每個主裡的弟兄姊妹都能儆醒度日,在神的冊子中有美名,被稱為是基督軍隊裡的勇士,能夠擄掠仇敵,被主所親愛,在戰場上忠心到底。

撒母耳記下22章:同行

大衛的這一篇詩也紀錄在詩篇18篇,他在躲避掃羅的追殺期間時常遭遇患難,但是因為他在患難中時常仰望神,神也從來沒有離棄他,每一次都帶領他越過每一次的艱難與挑戰,最後大衛成為全以色列的王。

雖然撒母耳記的記載偏重在歷史事件的敘述,大衛的詩篇卻讓我們更清楚的了解他的信仰。大衛也如同我們一樣會經歷低谷,在急難中向神痛苦的吶喊,請求祂的拯救快快的來臨。大衛也會灰心,也會喪膽,但是他卻總是回想起神過去的作為,他也從不離棄神。即便環境看起來越發的惡劣,他也仍舊來的神面前傾心吐意,將他的困難,傷心,憤怒,不平,害怕等等情緒帶到神的面前。大衛也緊緊的依靠神,緊緊的抓住神對他的應許,就是他要做以色列的王。

大衛對神的信任使得他能夠不斷的經歷神的拯救和帶領, 他的經歷並不是只有少數人才有的特權,每一個基督徒都可以這樣的經歷神,但要有這樣的經歷是要付上代價的。我們得花時間來親近神,研讀神的話語使我們更認識祂,花時間來到祂面前禱告與祂相交。若我們願意這樣做,我們也能如同大衛一樣摸著神的心意,親密的與神同行。

撒母耳記下21章:原因

當以色列入迦南地的時候,基遍人欺騙以色列人來避免滅頂之災,按照所立的約,以色列人不能除滅基遍人,而基遍人要服事以色列人。(約書亞記9章) 雖然這是不合神心意的,但是約已經立了,便在神面前有效用。聖經並沒有記載掃羅王如何撕毀這約殘害基遍人,但是這事所帶來的影響是極大的,以色列因此三年不下雨。

許多時候我們的罪所帶來的影響是我們不明白的;有些罪帶來的影響是立竿見影,如同大衛失去與拔示巴的孩子。有一些則是禍延子孫,譬如以色列人的祖先將耶穌釘了十字架,並聲稱罪要歸於他們的後代子孫。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後世的以色列人的確是遭遇了極大的迫害。

因為有許多罪是隱而未現的,我們需要如同大衛一樣來到神面前詢問受苦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求神解決眼前的問題。有些時候受苦是神所允許的操練,這個時候就需得憑著信心,忍耐等候神。有些時候是仇敵的攻擊,這個時候教會就應該起來為此做爭戰的禱告。有些時候是罪帶來的結果,這個時候就需要認罪悔改在神的面前。若是我們沒有搞清楚原因,我們的禱告就無法射中靶心,準確的來為自己為別人禱告。

撒母耳耳下20章:忠心

約押是個頗複雜的一個人物,他不只是大衛的姪子,也是大衛的重臣,統領大衛的大軍。他對大衛的忠心是不可質疑的,但是他私心過重,時常做一些自己認為正確、確是與大衛的心意相違背的事,不算是個全然忠心的臣子。

在掃羅王戰死後,以色列與猶大分裂,大衛做了猶大的王。正當押尼珥說服了以色列眾支派要歸順大衛時,約押卻因為私怨而殺了押尼珥,險些造成將要合一的支票再次破裂。在押沙龍的叛逆平定後,大以色列各支派因為參與叛亂而對大衛心存疑慮,在這個時候大衛的寬容安撫了眾支派,但是約押再次因為私心殺死亞瑪撒。或許約押認為亞瑪撒對大衛威脅太大,或許是他不忿自己的位置被亞瑪撒搶去,無論約押的動機是什麼,他用詭詐的方式殺死押尼珥以及亞瑪撒,罔顧大衛對維護國家合一的考量。雖然大衛沒有對他的行為有所表示,但大衛在臨死前對所羅門王的吩咐表示了自己對約押的憤怒。

約押這樣的人以自己的意思凌駕王的心意,實在很不可取。更可悲的是這樣的人卻還自以為忠心,看不到自己的錯誤。無論我們是以何種方式服事神,在我們的服事當中,我們是否與約押一樣,常常以自己的意願行事,還是以教會合一為重,願意尊主為大,尋求神的心意呢?

撒母耳記下19章:修復

押沙龍死了,但不代表大衛的危機解除了,這個時候若有人趁機起來反對大衛,曾經背叛大衛的人可能會因為懼怕大衛報復而再次投降他的敵人。因此約押才會如此規勸大衛,而大衛也從悲傷中振作起來,之後他一系列的安排讓我們看到大衛仍舊是個睿智的君王。

叛亂後大衛首先要修復與以色列眾支派的關係。在這次的背叛中,眾支派包括猶大都有份。因此大衛立叛軍的將軍亞瑪撒代替約押的位置,是為了安撫之意,也有懲罰約押自作主張殺死押沙龍的意思。在眾支派中最重要的一支是便雅憫支派,因為掃羅王出自這個支派。在這裡所提到的有趨炎附勢的示每,忠奸難辨的掃羅的孫子米非波設,還有背叛主人的政治投機客洗巴都是便雅憫人。大衛選擇放過他們並不是因為他們的義,而是為了穩定局勢的考量。

在章節尾端聖經埋下了一個伏筆,就是猶大與北方以色列支派的紛爭。北方的支派嫉妒猶大先行迎接大衛沒有等待他們,這樣的紛爭為以後王國的分裂埋下伏筆。

撒母耳記下18章: 天父的心

這一章並沒有花很多的篇幅描述戰爭的過程, 但是卻描述了押沙龍死後的連鎖反應。大衛並不希望押沙龍死, 也囑咐自己的屬下不可以傷害押沙龍。作為一個叛亂竊國的人, 押沙龍不應該活著, 他所犯的罪極其的大, 與父親大衛修復關係的機會也極其渺小。況且依照押沙龍陰毒很厲的性格, 他死了以後大衛的王位才能穩固, 約押之所以違背大衛的命令應該也是為了大衛的好處。只是作為大衛王的屬下, 他時常自作主張違背王的命令, 這是藐視大衛的權柄, 不算是真的忠臣; 那個不肯違背大衛命令的小兵存託出約押忠誠的不足。

雖然押沙龍是個罪大惡極的叛徒, 但是他也是大衛的孩子, 對待犯錯的孩子大衛懷著慈父的心腸。大衛不願意孩子受到損傷, 當他聽到押沙龍的死訊時傷心痛苦。作為王, 公義要求押沙龍必須死; 作為父親, 他想要押沙龍活著; 聖經將大衛內心的痛苦煎熬誠實的記載下來。

從大衛的境況我們可以稍微體會上帝作為公義的君王與慈愛的天父面對在罪中的兒女的心。祂的聖潔公義使祂無法無視祂兒女所犯的罪, 祂的慈愛又無法忍受眼看著祂的兒女在罪中死去。感謝神, 祂差遣自己的兒子為我們擔當了所有的罪, 稱為挽回祭, 使我們可以回到天父面前與祂和好, 重新與神建立關係, 使我們有了永生的盼望。

撒母耳記下17章: 驕傲

押沙龍在叛亂之初能夠不費一兵一卒的佔領耶路撒冷, 但是他想要完全掌權作王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首先, 合法的王大衛還在, 押沙龍名不正言不順。況且, 雖然有些人被押沙龍所欺騙, 但是仍舊有許多人心向著大衛的。更何況, 押沙龍並沒有掌握以色列大部分的軍力, 軍隊是否會歸順於他還未可知, 他既沒有戰功也沒有真正的影響力。因此, 亞希多弗的計策實在是對押沙龍極其有利的。他計策唯一的缺點是他沒有下血本的奉承押沙龍, 建議以押沙龍為主帥, 反而是想要親自帶兵追殺大衛, 這有可能是因為亞希多弗也是個驕傲的人的緣故。

神敗壞押沙龍, 原本對亞希多弗多有敬意的押沙龍卻也向戶篩問策。雖然戶篩的計策並不比亞希多弗的好, 因為這樣一來給大衛緩衝的時間 – 集結大軍不是馬上就可以做的到的。戶篩聰明的地方就在他知道如何說服押沙龍, 而押沙龍因為驕傲的緣故 – 依照戶篩的計策, 他親自率領大軍討伐大衛, 想來是很風光的 – 他更喜悅戶篩的建議。亞希多弗大概知道押沙龍必敗, 因此甚至連戰爭都還沒有開始就自殺了。

驕傲在敗壞以先, 狂心在跌倒之前。 (箴言16:18) 押沙龍的驕傲狂妄在前幾章就可以清楚的看見。即便是他擁有大軍, 他卻沒有看見後面隱藏的危險, 在後面一章我們看見原來大將軍約押一直忠心的跟隨大衛, 而押沙龍的死也與他引以為傲的頭髮脫不了關係。與前一章中謙卑俯伏在神面前的大衛相比, 因著他的驕傲狂妄, 押沙龍的敗落是可預期的。

撒母耳記下16章:崛起

從押沙龍叛變的過程可見這個人的邪惡,他以俊美可親人的外表迷惑以色列人,他的崛起完全是基於謊言—從他在城門離間王與以色列民,到他詐騙無辜的權貴與他成為共犯。為了要更逼被迫他造反的人更加忠心於他,他玷污父親的妃妾,種種行為令人髮指。

當邪惡的領袖崛起的時候,我們就看見惡者的猖狂,本章提到三個惡人在大衛失勢的時候顯露出來。首先是洗巴,他看起來忠於大衛,但是他的話在後來看來值得質疑。雖然他看似忠心,卻更像是個虛謊的政治投機客,想要在大衛蒙難的時候為自己撈點好處。

示每是這三個惡人中最直率的,他大膽的指責、嘲笑大衛,屬於政治立場分明的狂妄人。因為掃羅王是便雅憫人,因此有些便雅憫人就不喜大衛。他們倚著自己的喜好與利益行事,完全看不見神的旨意。而亞希多弗則是三人中最有能力卻也是最邪惡的。聖經指出他計謀過人,大衛與押沙龍都對他多有倚仗,甚至人看他如同看神。這個人的聰明卻不知敬畏神,所出的計謀盡都邪惡,這樣的聰明才智在神面前是不夠看的,神也輕易的敗壞他的詭計。

當一個國家失去公義與敬畏神的領袖的時候,虛偽、謊言、貪婪、詭詐、淫亂、自高、驕傲、不敬虔的人就迅速的在這個國家崛起。但是神仍舊掌管一切,當神定意要來憐憫以色列,從敗壞中拯救以色列的時候,這些猖狂抵擋神的人在神的大能前無法站立得住。

撒母耳記下15章:掌握

押沙龍離間大衛王與眾民,又設計強逼同去獻祭的人與他一同造反,聲勢之浩大逼的大衛需得離開耶路撒冷避其鋒芒。而押沙龍最大的同謀居然是亞希多弗, 就是拔示巴的祖父,所羅門的曾外祖父,也是大衛親密的謀士。

這個叛變對大衛的打擊極大,他逃難的期間分別寫了詩篇39、41、55、61和63。大衛明白這次的叛變是神對他與拔示巴通姦殺人的審判 (撒下12:10-11,詩39:9) 因此他對這場叛變做了該做的安排之後,就是對祭司撒都、亞比亞他和亞基人戶篩回到耶路撒冷做內應,他的態度是謙卑的將一切交託給神 (撒下15:25-26)。

押沙龍雖然外在條件極好,但他性格上的詭詐與狠毒並不討神的喜悅,他與外邦人的血緣關係更是以色列靈性的隱憂。這一場叛亂雖然極大的攪動以色列,但是神不但藉此管教大衛,也經由這件事拔除所羅門繼承王位的一個重大的阻力。這一場暗謀已久的叛變看起來似乎打得大衛措手不及,但是一切仍舊在神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