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書5章: 躲避

picture1

面對仇敵的攻擊和罪的勾引時, 基督徒要以堅固的信心抵擋(v9), 但這並不是說一定要以硬拼的方式來對抗, 有時候這樣的結果是慘烈的。抵擋的另一個方法是躲避, 尤其是面對私慾的勾引時, 躲避是非常必須要的。何時候走為上策呢? 當實力懸殊, 形勢對自己不利, 無力抵抗的時候, 這時候躲避使得自己能夠全身而退才是上策。

一個患有糖尿病的病人不可食用過量的糖, 但是若是他非常愛吃巧克力, 每次看見巧克力根本就毫無招架之力, 與其叫他每天對著巧克力訓練意志力, 最後仍舊避免不了將巧克力通通吃下肚的結果, 倒不如眼不見為淨, 看見巧克力就繞道而行, 不讓自己有被巧克力勾引得牙癢癢而放縱的機會。

面對人的私慾也是如此。想要享受世界所提供的宴樂、又想要能聖潔得勝的基督徒, 就如同那不停止的食用巧克力, 但是又期望有健康的身體的糖尿病患者一樣的不切實際。常在河邊走的人免不了要濕了腳, 若是不要叫腳濕了, 那麼就離河邊遠一點吧!

彼得前書4章: 動力

picture1

基督徒受苦並不是漫無目的的忍耐, 也不是毫無原則的隨便讓人欺負做個老好人, 基督徒更不應該是因為犯罪的緣故而受苦。基督徒的受苦是因著神的旨意而受苦, 是寧願為世人所不容, 寧願委屈自己的想望也要討神的喜悅。這樣的心志必要受苦, 無論是來自自身肉體的私慾, 或是來自人的毀謗, 但這樣的心志也要成為抵擋罪惡的動力。

另外, 耶穌的受苦也要激勵鼓舞在受苦的基督徒。祂本來在聖潔的天上, 卻卑微的來到了充滿骯髒罪惡世上; 無限的神屈居在有限的身體; 本來應該被尊崇敬仰, 但是卻被遺棄背叛; 無罪的代替有罪的; 基督道成肉身固然是神的恩典, 但對祂自己來說也是極大的委屈。但是祂卻甘心的受苦, 成為基督徒的榜樣。

你是否覺得軟弱疲乏, 不想再堅持了呢? 這個時候請你回想當初想要討神的喜悅心志, 並且仰望耶穌, 使愛神的心再次成為你的動力, 挺起下垂的手, 抬起發酸的腿, 因為知道有美好的獎賞在前面等著你!

彼得前書3章: 畏懼人

picture1

聖經常常教導人要敬畏神, 因為人或是有意的, 或是無意的, 時常會忘記這件事。不但如此, 更多時候, 畏懼人多於畏懼神。

上班的時候, 會留意說的話是否合宜, 會小心行為是否會被老闆認同, 偷了懶會害怕被老闆抓到, 因此大多人會以謹慎的態度對待老闆, 希望得到他的讚賞。面對同事則有同儕壓力, 希望自己能夠融入團體、害怕自己不被接納, 於是勉強自己參與一些活動, 或是遷就甚至故意迎合某些行為。 在學校或家裡, 有時要面對不信主的家人朋友的質疑, 和奇怪、甚至責備的眼光, 因為他們不明白基督徒的堅持, 認為這是不合群、難搞的表現。這些人際關係都在基督徒心理產生一定的壓力痛苦。

但是基督徒是世上的光和鹽, 若是光被遮蓋了、鹽失去了味了, 就失去他的作用了。因畏懼人就對自己的信仰做了妥協的人, 那時候他對神的敬畏遠遠的不如對人的畏懼, 他寧願得罪了神也不要得罪人。這聽起來似乎很不可思議, 但是卻是我們常常做的事。

彼得前書1章: 苦難中的盼望

Picture1.jpg

彼得前書著書於基督徒遭受羅馬政府迫害之時, 書信的中心是苦難中的盼望。彼得認為, 基督徒在世上受苦是必然的。基督徒與世人的道路本就不同, 有著不同的價值觀, 因此基督徒在世上受苦並非是奇事。基督徒必然要受苦, 但是他應當為義、為神的國受苦, 這樣的苦才有價值, 若是受苦是因為自己的私慾和犯罪, 這樣的苦是白受的, 也與他無任何益處了。

既然在世上要受苦, 那麼基督徒要如何面對苦難呢? 基督徒可以怨天尤人, 埋怨神, 或是選擇迎面而上面對苦難。坦然面對痛苦並非是憑著人自己咬緊牙關的忍耐就能做的到的, 因為人的忍耐總是有限, 總會有那麼一根稻草要壓死駱駝的時候。

人若是沒有盼望, 那麼所受的苦只是漫無邊際的折磨, 於他們也無任何意義, 苦難也只會帶來生命的磨損。但是基督徒則不同, 他有個無比的盼望, 是將來的喜樂, 是在天上的基業和更美的家園, 是在世上走一遭、經歷眾多的艱苦之後, 能夠得到耶穌一句”你這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的嘉許。因此, 基督徒能夠在患難中忍耐, 並且要藉由苦難磨礪自己的生命, 這都是因為救恩所帶來得無比的盼望和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