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13章: 神同在的秘訣

picture1

第11節保羅教導教會關於神與教會同在的秘訣—

  1. 要喜樂:尤其在逼迫與患難中更要因著信心而有大喜樂。
  2. 要作完全人:完全遵行神的旨意與聖經的教導。
  3. 要受安慰:有人以為教會弟兄姐妹的關懷、安慰與代禱都是虛情假意,根本沒有用;但若存著感恩的心接受安慰與代禱,彼此相愛與支持,必得著神極大的同在。
  4. 要同心合意:尤其是針對像哥林多教會這樣分門別類、紛爭結黨的教會,務要悔改,放下彼此的歧見,彼此接納,同心合意,教會才會有神的同在。
  5. 彼此和睦: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要學習彼此包容與饒恕,可避免教會的分裂、紛爭,使神的心滿足。
    教會人數增長並不能保證神的同在,但當信徒之間同心合意、彼此相愛時,神卻向我們保證祂必與我們同在,必賜福我們。求主幫助,與每一個祂所建立的教會同在。

哥林多後書12章: 一切都是為了教會

picture1

保羅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教會好!人誇口當指著主誇口,但保羅為了讓信徒接受他使徒的職份,他甚至自誇自己被提到第三層天,得到了從神而來的啟示,但這不是為因驕傲,而是要讓教會知道他真的是神所差派建立教會的使徒,以期取得哥林多教會對他的信任與支持。

除了誇自己的強處,他也喜歡誇自己的軟弱,表示他真的是一個完全倚靠神的僕人(V.9);保羅也誇自己所行的神蹟奇事,表明他一點都不在親眼見主的十二使徒之下(V.11-12)。此外保羅也提及他是甘心樂意的為信徒的靈魂費財費力(V.15),最後他說:「親愛的弟兄啊!一切的事,都是為造就你們。」(V.16)

教會要為著自己的牧者感恩、祝福並代禱,因為許多傳道人就像保羅一樣,勞心勞力、費財費時,籌劃安排、儆醒守望、謹慎持守…一切都是為了要建立教會、造就信徒。因此,我們要存恭敬、感恩、尊重、順服的心來對待我們的牧者,為他們禱告,支持牧者,與牧者同心建立教會,不以言語、行為攻擊牧者和他們的家庭。

「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因他們為你們的靈魂時刻警醒,好像那將來交帳的人。你們要使他們交的時候有快樂,不致憂愁;若憂愁就與你們無益了。」(希伯來書13:17)

哥林多後書11章: 不一樣的道路

Picture1.jpg

本章23-33節是保羅自訴為傳道、建立教會所受一切苦難與危險;若我們覺得服事很辛苦、壓力過重,很想放棄,讓我們想想保羅為福音所愛的一切,或許我們所遭遇的還沒有保羅的十分之一呢!

世人都在追求榮華富貴,教會中也有人提倡所謂的成功神學,但耶穌和使徒們卻為我們立了「受苦」與「卑微」的榜樣,要我們跟隨並效法他們。若與世界所追求的成功相比較,我們難免會挫折、沮喪、疲倦、灰心,求神保守我們能存心忍耐,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讓我們不跟隨世界的價值觀,不走世界的道路,乃是天天背起十字架走向不同於世界的苦路,因為我們的主也曾走在這條苦路上,然而末了我們必得著與神同在的榮耀。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你們與罪惡相爭,還沒有抵擋到流血的地步。(來12:2-4)

哥林多後書10章: 權柄

Picture1.jpg

本章保羅自述傳道人有責備人的權柄,目的是為了造就教會的信徒,而非拆毀信徒。「責備」是為了引導人順服基督,遠離罪惡,從偏離的道路上轉回,因此教會的信徒理當順服牧的責備與教導。

現今的世代可說是一個不尊權柄的時代,信徒不尊重牧者的權柄、妻子不尊重丈夫的權柄、學生不尊重老師的權柄、兒女不尊重父母的權柄、百姓不尊重政府的權柄…。儘管如此,現今卻也是一個濫用權柄的世代,在上者並沒有按神的旨意來運用神所賦予的權柄,至使被領導者受到傷害而反駁、抵擋權柄。

神賦予權柄是為了造就與成全,而不是敗壞與拆毀。「權柄」在這個世代被極端的濫用又被極端的忽視,至使教會與社會秩序大亂,沒有真理、沒有秩序,沒有標準可依循。

求神保守我們能作順服權柄之人,妻子順服丈夫,信徒順服牧者,子女順服父母,百姓順服政府…。我們也要為在上執政掌權者禱告,求主使每一個手中握有權柄之人都能按著神的旨意,以神的愛來行使神所賜予的權柄,如此才是教會之福,也是社會之福。

哥林多後書9章: 樂捐

關於慈善事的的原則:

  1. 第一節表示,這是幫助主內有需要的肢體的原則。
  2. 不論捐多捐少,都是自己心裡的感動,不需要有一絲一毫的勉強與為難(v.5-7)
  3.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是指多施捨的,就多得神的祝福,少施捨的就少得神的祝福;神不勉強人捐獻,捐不捐是看個人的感動,但是對於慷慨捐獻幫助他人的,神應許必多賜恩典給他。

至於神如何賜福給樂捐之人呢?

  1. 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善事」(v.8) 我們多給人,神就使我們的生活不虞匱乏,而且餘下更多、更有能力幫助人。
  2. 因著聖靈所賜下的愛與感動,使窮困、缺乏的信徒藉著我們對上帝的順服而得著供應,使他們對神的信心大增,也越發的感謝神,把榮耀歸給神。(v.12-13)
  3. 藉著樂捐之事,也使得收受雙方更彼此相愛、彼此代禱、彼此想念(v.14)
  4. 將財物拿出來幫助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積儹在自己銀行的戶頭裡,這便是將自己的財產從地上轉到天上的帳戶去,永遠不怕股票下跌、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子孫不孝爭產或被詐騙集團訛詐欺騙….我們的財產在天上有上帝替我們保管,將來我們到了天堂便能享用(參太6:19-21)

哥林多後書8章: 樂捐的厚恩

Picture1.jpg

神賜給馬其頓教會的恩典是他們在「極窮」之間仍然有信心捐出財物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如同撒勒法的寡婦,雖然自己只剩一把麵、一點油,卻仍然願意先拿出來供應先知的需要,因此她經歷了神奇妙的恩典~「罈內的麵不減少,瓶裡的油不缺短」,安然的度過了整個枯旱季節(王上17:8-16)

有的教會說,我們教會收入不夠,所以不能捐給別人,等我們收入夠多時再損獻吧!「等我們錢夠了再捐」是世界的原則,卻不是神的原則;神的原則是「先把財物捐出去,然後才會更多的進來。」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路16:38),教會或個人若要領受從神而來豐沛不盡的恩典,便要學習馬其頓教會,即使自己擁有的不夠、不多,也要憑著信心先給出去,神必因著你的信心、愛心與憐憫之心上尖下流、連搖帶按的傾福予你。

哥林多後書7章: 依著神的意思憂愁

picture1

哥林多前書中保羅嚴嚴的責備哥林多教會所犯的一切錯誤,並差派同工提多前去哥林多教會處理教會問題。提多後來帶來了好消息,那便是,哥林多教會的人真的悔改了,他們為著自己所犯的罪「依著神的意思而憂愁」,這表示哥林多教會受責備而悔改是出於神的感動,顯示他們是真基督徒,在神的救恩上有份。

真正來自於聖靈感動的悔改有以下的特徵:

1.不致於因人而受虧損害(v.9) – 保羅先前寄了一封十分嚴厲的信責備他們,卻又害怕因為他的嚴厲責備而失去信心。真正的悔改不會因為責備者的不完美表達而受到虧損、受到傷害。

2.真正出於神的悔改不會三心二意、變來變去,是沒有後悔的懊悔(v.10),有人一會兒改了,一會兒又故態復萌,這不是真正的悔改。

3.真正的悔改會帶出殷勤(積極處理罪,不再對罪妥協)、自訴(交待自己的作為)、恐懼(對神的敬畏之心)、想念「想與責備他的人重修舊好)、熱心、責罰犯錯之人。

哥林多後書6章: 分別為聖

picture1

V.14-15「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這句話常被引用來教導年輕基督徒不可以與非基督徒結婚,事實上這段經文是在教導信徒在世要過「分別為聖」的生活。

基督徒雖生活在世上,卻不屬世界,是活在 「天上的國」與「地上的國」二者之間的張力之中,特別需要從神而來的智慧。

不行不義之事,因為神是公義的;不在暗中做見不得光的事,因為我們是光明之子;謙卑像基督而不是驕傲如彼列;行事為人與蒙召的恩相稱,不隨從未信之人的習慣與風俗;我們的身體就是聖靈的殿,有神居住在其中,絕不容許任何人事物佔據我們心中的寶座,成為我們所拜的偶像。

在不義、黑暗、屬魔鬼又充滿偶像的世界上,要過公義、光明、屬基督、信心、與神同在的生活,是我們每天所面臨的挑戰,我們必須要仰賴神的大能大力,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求主天天賜下智慧,使我們能過與世界有別的生活。

哥林多後書5章: 申辯

因為哥林多教會有人批評保羅說他言語粗俗、氣貌不揚(10:10),並質疑他作使徒的權柄,所以在哥林多後書中,保羅花許多的篇幅為自己使徒的職份申辯。本章提及:

1.保羅蒙揀選服事神並不是因為眼前地上的利益,乃是羨慕天上的家業,是憑信心不是憑眼見(V.1-10)。我們也誠如保羅一般,我們服事神並不是因為世上有何利益何圖,乃是羨慕將來在天上神所賜予的賞賜,讓我們甘心樂意的為主付出勞苦。

2.耶穌在世上無佳形美容,保羅則被批評長得其貌不揚,被世人認為沒有資格服事神;但公義的神不是看外貌、不看長相,也不看服裝打扮、家世背景,乃是看人的內心,若有人愛神,這人是神所知道的,神必揀選重用他。

3.我們服事不是為利益所趨,也不是迫於無奈,乃是因為「基督的愛激勵我們」(V.14)。服事人的會跌倒,但服事神的不會跌倒,因為我們是為了神而做,人的拒絕與批評無法阻止我們的事奉。

哥林多後書4章: 瓦器裡的寶貝

picture1

V.7中的「瓦器」是用以描寫信徒的軟弱與不值,然而這樣不堪的器皿如何能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遭遇各樣的困難卻沒有被壓碎,常有疑慮卻不曾絕望呢?

能如此得勝的秘訣就是讓耶穌得勝的生命進到我們軟弱且不堪一擊的生命之中,耶穌必賜給我們治死老我(驕傲、私慾和罪)的力量,使我們能靠著永活的主去服事、傳福音並且爭戰。

基督徒的生命就像小草一樣,雖然柔弱卻是堅靱,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寒冬一來看似一片枯黃,春天一到,又繁茂的長了起來。

或許我們正在經歷人生中的冬季,看似失去了盼望,走到了絕境,但我們可以靠著我們裡面的寶貝耶穌,每天再多撐一會,再多走一步,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總有一天能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