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50章: 指望

1

雅各和約瑟死前都特別交代他們的子孫要將自己葬在迦南地, 在亞伯拉罕為家族所買的麥比拉田間的洞裡。亞伯拉罕, 以撒, 雅各和約瑟他們死的時候以色列人都尚未承受神應許給他們的地, 但是他們對神的信心表現在他們的埋葬之地, 他們的指望是要埋葬在迦南, 因為那是將來子孫們要居住的地。

在創世記的開始, 神對人有一個非常榮耀的計畫, 就是人要活在全能神的面前, 管理神所創造的世界。但是, 人因為犯罪而失去了這個資格, 死綑綁了每個人, 沒有一個人能夠逃脫。在各位列祖身上我們看見了人的軟弱, 即便是偉大如亞伯拉罕, 他也有許多缺點。在本章, 埃及的飢荒早就過去了, 但是以色列人仍舊留在埃及, 象徵罪與死對所有人的綑綁。

感謝主! 創世記全章不停的提到一個指望, 就是神要賜福給那愛祂的人, 帶領他們到一個美地, 承受祂所賜的美好產業。這不但是以色列人的盼望, 也是所有基督徒的盼望: 雖然我們的身體因罪而死了, 但是我們的靈要因義而活! 因此, 人的終點並不是創世記, 在創世記之後神要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領他們進入迦南美地。

創世記49章: 人的選擇

1.jpg

雅各臨終前, 他留下的遺言不是關係地上財產的分配, 而是宣告他從神領受有關於十二支派的將來。

流便, 西緬與利未因著各自的罪, 失去了長子的名份, 短期間之內或許對失去這樣的名份不覺得太過可惜, 因為反正約瑟身居高位, 在家族內隱隱有做頭的趨勢。但是, 從長遠神的計劃來看, 他們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 猶大繼承了長子的名份, 將來的王要出自這一支派。再來, 救主彌賽亞要出自猶大, 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要成就在這一個支派, 這是何等的恩典和榮耀。

西緬與利未都是因為屠殺了利劍城而受到詛咒, 兩個支派都散居在以色列眾支派當中。不同的是, 本來居住在猶大支派境內的西緬後來因為王國分裂的原故搬離他們的本地, 他們沒有選擇鄰居猶大, 反而支持北國。利未支派卻在出埃及後熱心事奉神, 雖然沒有分得產業, 神卻成為他們的產業, 咒詛轉成了祝福。

從這一章我們看見了人的選擇如何影響他的將來, 但是神是有恩典憐憫的神, 雖然人不完全時常軟弱, 但是當人轉向祂的時候, 譬如猶大和利未, 祂仍舊願意賜下祝福。

創世記48章: 牧養我一生的神

1

這個時候的雅各已經是個老眼昏花臥病在床的老人, 在生命的盡頭, 他的心卻是非常通透的, 他完全的被神得著, 也能夠看見明白神的作為。當他回顧自己的一生時不是曾經的豐功偉業, 而是神在他的一生當中如何的帶領牧養他。

縱使雅各當時並不願意被神牧養, 也不是很明白那曾經向他顯現的神對他所說的話, 但那信實的神仍舊一步一步的帶領他。直到他意識到自己的不配與渺小, 看見神的耐心與恩典, 然後發出讚美的聲音來稱謝那從不曾離棄他的神。

雅各特別提到以法蓮與瑪拿西, 提升他們的地位使得約瑟的支派承受了雙倍的祝福。他立以法蓮為長, 因為他預見將來以法蓮支派的未來, 是在將來的北國以色列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一個支派。雙倍的祝福原本是長子的權利。約瑟雖然有了長子的祝福, 那長子的名份卻是歸於猶大的, 以後的王權便是歸於猶大的支派。長子的另一個身份是扮演家族的祭司, 這個責任最後歸於利]未的支派, 而這個支派是沒有分得土地的。因此, 進入迦南地時, 土地雖然分成了十二份, 但是實際上, 利未並沒有分得, 原本他的那一份劃給了約瑟的後人, 分別歸了以法蓮和瑪拿西。

創世記47章: 翻轉

Turn-around

從人的角度來看雅各, 我們會感到很奇怪為什麼神選擇了雅各而不是以掃。畢竟, 以掃給人的感覺大氣直爽許多。相較以掃因為天氣熱而貪圖口腹之慾所犯的錯誤, 雅各的個性行為更顯得不堪。但問題是, 神為什麼偏偏選擇雅各呢?

雅各與以掃最大的不同是雅各渴慕神得恩典, 雖然這個渴慕是功利心所驅使, 但是至少他渴慕了, 這總比輕視與不屑好。感謝神, 為了這麼一點小的可憐、動機不良的渴慕, 神在雅各身上行了極大的事, 完全的翻轉他, 使他從一個極度充滿自我的雅各變成了心中有神的以色列。

從雅各在埃及的行事當中我們不難發現, 他如今生命是以神為中心。首先雅各認識他在神面前的地位, 因此雖然只有份位高的人才能為人祝福, 而他在埃及的身分實是臣子, 但是他仍然為法老祝福。其次, 雅各對法老自稱是寄居的, 並且謙卑的聲稱自己不及父祖多矣。他不是在抱怨自己的苦情, 更像是感嘆比起父親和祖父, 自己在神面前的不足。

最後, 雅各臨死前要求約瑟要帶他回到神對他父祖所應許之地。若是以前的雅各, 心心念念只有拉結的他大概會更願意與拉結同葬的。但如今的雅各心裡只有神, 他所求的不再是自我的滿足, 他更看中的是神的事, 是神對他生命的呼召。

創世記46章: 得著

1

雅各雖然成長在敬畏神的家中, 他認識神渴慕得到神的祝福, 但他自己本身並沒有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他所渴慕的是神所能帶給他的好處, 並不是神本身。他在這樣的光景活了40多年, 後來在逃往巴旦亞蘭時遇見了神。之後, 他在巴旦亞蘭住了20年, 他的靈性生命也沒有太大的長進, 他所忙碌的先是為了拉結, 後是為了產業。

後來, 他回到迦南地經歷了神, 生命有些改變, 但是漸漸的他的靈命成長有漸趨止步。 在他130歲的時候下埃及與約瑟相見之前, 至少有20年的時光他先後為拉結和約瑟哀慟, 陷在自艾自憐當中。雅各的生命至少有2/3的時光在神面前是交白帳的。但是感謝神, 神將他從一個剛硬、唯利是圖人, 變成了一個柔軟謙卑的人; 從一個只向神要求祝福的人, 變成一個敬畏神、被神得著的人。

雖然雅各迫不及待的想要和約瑟相見, 但是他記取父親祖父在埃及的失敗, 來到神面前尋求, 確定了這是神的帶領才帶領全家到埃及地去。這對雅各來說是很不容易的, 神藉這約瑟的事使他的心甦醒過來(創45:27), 他學習到神的信實, 也願意將神放在首位, 他開始在乎神。

 

 

創世記45章: 饒恕

1

在約瑟與哥哥們相認之前, 他早就明白了自己的遭遇都是出自於神, 因此他心中不但沒有苦毒怨恨, 反而充滿了感恩, 因為無論他的處境如何艱難,神都與他同在。也因為明白這一切都是出自神, 所以他能夠真心的饒恕哥哥們對他的惡行和虧欠。

約瑟的饒恕不是嘴裡說說而已, 他的饒恕是由心而發的。在相認之後他首先所做的, 就是勸慰他們不要自憂自恨, 他安慰他們這一切都是神的美意。再確定他們是真心的懺悔以後, 約瑟不希望他們繼續承受內心控告的苦楚。

真正的饒恕是完全的釋放, 因為被神的愛所摸著, 看見神更高的旨意, 所以願意放下別人對自己的虧欠, 並且願意別人也能同樣的得到釋放。

 

創世記44章: 悔改

Three Crosses and Silhoutted Person in Prayer at Sunrise

約瑟與他的兄長們的交涉, 從一開始就要求見便雅憫, 到後來栽贓便雅憫, 表面上顯得約瑟是故意的在為難兄長們, 有公報私仇的嫌疑。但是其實約瑟的本意是要試探哥哥們的態度, 看看他們是否對以前賣他的事情感到後悔。他擔心胞弟便雅憫, 想親眼看看他是否安好, 是否也受到這些哥哥們的苦待。

從十位兄長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 他們在過去的二十年當中為他們所犯的罪深深的感到痛苦, 這樣的痛苦終於在第一次見到約瑟的時候有了宣洩的機會, 他們承認了自己的罪。(創42:21-22) 他們學會了體貼父親父親的心(創44:34), 不但如此, 他們也學會了友愛自己的弟弟, 猶大甚至願意替代便雅憫成為奴僕。

約瑟並不是故意為難哥哥們, 他是要驗查哥哥們是否為曾經所做錯的事悔改。在這個過程中, 約瑟的心實在是非常柔軟的, 當他除次聽見哥哥們的悔意時, 他偷偷的躲起來哭 (創42:24), 確定了哥哥們已經真正的悔改了後, 他就立即與他們相認了(創45章)。

 

創世記43章: 放手

1

當時饑荒甚大。這裡的饑荒, 象徵著人靈裡的枯乾, 而當時惟有一個地方有糧, 就是約瑟那裡; 約瑟預表著耶穌, 祂是生命的糧, 是唯一通往神的道路。

當時雖然缺糧, 但是我們不難發現雅各的家族卻是很昌盛很富有的。在第12節, 雅各願意付出錢財禮物去買糧, 可是這些都不是買糧的最關鍵之處。在他們第一次上埃及買糧的時候, 約瑟就指出他們下一次必須要帶便雅憫來才能買到糧。

便雅憫代表人內心深處最寶貝最深愛的人, 事、物、信條。當人愛某個東西超過神的時候, 這個東西就變成了我們心中的偶像, 操控著我們的生活行為。我們要能夠與神親近, 並且得著祂所賜的豐盛的生命, 必須要除掉我們內心的偶像。

雅各是經過了極大的掙扎才撕心裂肺的放手讓便雅憫與其他的哥哥們前行。在第10節, 猶大對雅各說, 若不是你這樣拖拖拉拉的, 他們早就買到糧回到家了。雅各不願意放手, 因為他以為放手的結果是失去。其實連哥哥們也都覺得此去風險甚大, 雖然他們在雅各面前信誓旦旦, 但是他們心底認為約瑟的居心不良, 他們對約瑟是非常懼怕的。雅各和他的兒子們萬萬沒有想到約瑟的本意是好的, 他們放手的結果要帶給他們極大的豐盛和榮耀。

神也要我們對存在心中的偶像放手, 因為那會妨礙我們與神親近, 使我們的靈性無法成長。當我們的手緊緊的抓住那次好的, 我們就騰不出手去拿神要賜給我們的上好的。我們不願放手是因為我們看不到也不願意相信神要賜給我們那上好的福份。當我們面臨要做放手的抉擇的時候, 讓我們想想約瑟在這其中對雅各全家的心意, 他愛他的家人, 赦免了他們的過犯, 他要將他們救出缺糧的困境, 使他們得著豐盛。這也是主耶穌對我們所存的意念, 是祝福的意念, 不是降災禍的意念。 當我們能夠明白神對我們的心意, 放手就不再是那麼困難的一件事了。

 

 

 

 

創世記41章: 影子

1

聖經對約瑟的記載很特別, 似乎沒有什麼負面的敘述, 他被三番兩次被陷害最後被誣蔑入獄, 甚至有了被開釋的機會卻被人遺忘, 我們都看不見他有任何的怨言, 這與聖經對亞伯拉罕, 以撒和雅各很不一樣。

約瑟是耶穌的預表, 神以約瑟的一生來預告祂的兒子將來要經歷的一切。約瑟是雅各的心頭所愛, 如同耶穌是神的愛子。約瑟被兄弟所賣, 如同耶穌被猶大所賣。約瑟被誣蔑入獄, 耶穌被誣蔑褻瀆神。約瑟將來要做兄弟們的主, 耶穌將來要做王。約瑟毫無怨言, 如同耶穌是自己捨身沒有埋怨。天下饑荒之時只有約瑟有糧, 如同唯有耶穌是生命的糧。約瑟先是被降低, 最後高升, 如同耶穌一樣。

約瑟是耶穌的影子, 從他的身上我們隱約的看見了耶穌。

 

 

創世記40章: 時間

1

約瑟的遭遇真的實在是夠慘了的, 但是神對約瑟的試煉似乎還沒有到盡頭。本來以為藉著酒政能夠柳暗花明, 但是酒政居然忘記了他, 讓他又跌回了山窮水盡。

約瑟落難之後, 首先在他的主人波提乏底下領差事, 後來又在監獄裡替司獄辦事。在約瑟身上我們看見一個特別的現象, 就是他無法幫助自己走出困境, 但是他卻能夠藉著神不斷的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但是當約瑟等著酒政兌現諾言的時候, 酒政居然忘記了他。這酒政不是一兩天沒有想起約瑟, 也不是將他忘了一兩個月, 而是忘了整整兩年(創41:1), 這得是多大的忘性啊?! 很顯明這是神的安排, 酒政忘記了約瑟因為神認為約瑟的試煉還不夠, 約瑟的時間還沒有到。

約瑟在17歲時被兄長所賣, 在30歲的時候獲得釋放, 神磨練他整整13年。神為甚麼要如此對付約瑟呢? 因為神要賜給約瑟極大的權力與高位, 並且神要將以色列一族的存亡托付給他, 約瑟若還是從前跳脫的少年, 或著心存怨恨埋怨, 神是無法托付給他這個重責大任的。

因此, 酒政雖然親眼看見約瑟的預言一一成就, 本來應該很稀奇, 甚至很高調搞的人盡皆知的事, 卻莫名其妙的把它給忘記了。直到神的時間滿了, 酒政的記憶也就突然的靈光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