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下15章:關鍵

北國以色列已經是極為接近王國的尾聲,末後的這幾個王撒迦利亞、沙龍、米拿現、比加轄、比加,以及17章出現的末代君王何細亞,他們所執政的時間總共不過四十多年,甚至比猶大王亞撒利亞在位的五十二年還要短。對這些以色列王,聖經的評論都是清一色的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聖經的啟示很明白,這些王的敗落乃是因為悖逆神的關係。

南國猶大亞撒利雅看起來似乎是個不錯的王,可是神卻降災使他長大麻瘋,公義的神為何無故降災呢?在歷代志下26章有更詳細的解釋,原因出在於王心生驕傲逾越祭司的職責。從對亞瑪謝,亞撒利雅,以及約坦這幾個王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發現聖經均稱他們行耶和華眼中為正的事,但是聖經也都在這些王的評論後加上一句話, “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

廢去邱壇是在以色列進入迦南以前神對以色列所發的命令,因為在邱壇祭拜偶像是迦南人的習俗,而神卻要以色列人在會幕以及後來的聖殿敬拜祂。以色列一直沒有脫離拜偶像的罪,邱壇也就一直沒有完全被廢去。這也成為這些猶大王沒有盡心的證明,他們的生命也沒有完全得著神的祝福。

這章記載的幾位君王或是行惡抵擋神、或是沒有盡心順服神,因此他們的生命所結出的果子也是苦澀的,不論是王位被奪,就是受到神管教審判。但是相較之下,我們仍舊能看到神在願意行神的道的猶大諸王的恩典。尤其是約坦,歷代志下記載因為他行正道,神就使他日漸強盛。(代下27:6)

既然得祝福的關鍵是順服神,那麼神所要的是什麼呢?摩西早已經明白清楚的宣告: “以色列啊,現在耶和華你神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敬畏耶和華你的神,遵行祂的道,愛祂,盡心盡性事奉祂。” (申10:12)

列王紀下14章:驕傲

猶大王亞瑪謝是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王。聖經對他的評價是心不專誠。(v2) 在歷代志下25章對他的以東之戰有更詳細的註解;亞瑪謝出戰以東靠著神得勝了以後,把西珥的偶像帶回立為自己的神敬拜。當神差遣先知責備他時,亞瑪謝不但不願受教,反而斥責先知。因此神用以色列王來管教悖逆的亞瑪謝。

照理說,亞瑪謝在經歷了神的帶領在對以東的戰爭得到了極大的勝利之後,他應該是要更敬畏神的才是,怎麼會反而背棄神呢?以色列王一語道破了亞瑪謝的問題,就是他心高氣傲。亞瑪謝沒有因為戰爭的勝利將讚美歸給神,他竊取了神的榮耀將功勞歸於自己。他忘記了神藉由先知來幫助他、讓他以少勝多,並且賜給他極多貴重的掠物,他以為是靠著自己的才能贏得勝利。

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言18:12) 從亞瑪謝的生平我們可以發現驕傲那可怕的破壞力,在短短的時間內使人失去理性的判斷以及敬虔受教的心。驕傲的一個明顯的徵兆就是不願意服從權柄,如同亞瑪謝不願聽從先知的責備一樣。

亞瑪謝因為所得的勝利和龐大的掠物心生驕傲,神便使他與以色列的戰爭中失敗並且聖殿被劫來管教他,奪走他驕傲與過度自信的來源。求主光照我們的心,是否有隱藏未顯的驕傲在我們裡面,使我們看見並且悔改在神的面前,好叫我們不致得罪神。

列王紀下13章:眼光

以色列的約哈斯王不離開耶羅波安的偶像,把以人手所造的金牛犢當作是耶和華,因此神興起亞蘭人來管教約哈斯。當約哈斯向神禱告時,神就垂聽拯救以色列人,這樣的事從士師時期開始屢屢發生。因此當我們研讀以色列歷史的時候會有一個問題,為何以色列人如此不受教呢?

聖經是以天上的眼光來看待以色列的歷史,問題是以色列人卻是以地上的眼光來看他們當下的經歷,因此他們一直無法從跳脫政治利益與個人得失中跳脫而出,看見主宰他們生活的原則,就是順服神就得神的祝福,悖逆離棄神就引來咒詛。因此,北國以色列的歷代君王都無法放棄耶羅波安的金牛犢這個作為掌握民心的政治與宗教的手段。他們以地上的事為念,因此無法看到這樣的手段反而使他們失去神的祝福、甚至失去自己苦心經營的王位。在此同時,以色列人在君王的帶領下有可能甚至還以為自己仍舊敬虔,因為他們把金牛犢當作耶和華來敬拜。因此他們更看不明白自己的行為與國家的災難有什麼關聯。

我們其實不比以色列人更好,大多數的基督徒所思所想的盡都是地上的事,我們並不是很明白神對我們生命的計畫與心意,也不太清楚那看不見的屬靈的領域如何影響我們在地上的生活。因此我們如同以色列人一樣用自己的方式讓自己的生活更好,甚至以為自己是頗虔誠的基督徒。當困難臨到時我們喟嘆時運不濟卻看不見其中神的作為。我們以自己的能力方法去解決問題,直到事情超乎我們的能力,我們才來尋求神的憐憫和幫助。如同以色列人一樣,事情解決後我們又回到了原點。

這樣,我們急需要掙脫這個侷限的眼光,我們需要神來開我們的心眼,使我們能夠以天上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生命以及這個世界,以及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旨意。這樣,我們才能有正確的看見,從士師時期、王國時期的惡性循環中跳脫出來,像那些為數不多的得勝者一樣,選擇走合神心意的道路。

列王紀下12章:守住

約阿施幼年經歷神極大的恩典,雖然祖母干政竊國,但是他的生命得以存留,藏在聖殿裡長大,受到神僕人的保護與擁護登基為王。這樣的照理來說應該是一生敬畏神的,在聖經上也記載他熱心修復聖殿的工程。但是,聖經對他的描述僅僅是他在耶何耶大在世時敬畏神。

在歷代志下24章所記載的約阿施在祭司兼姑父耶何耶大死去後,隨從猶大眾首領離棄神轉而敬拜偶像,並且殺害耶何耶大的兒子,就是先知撒迦利亞。因此,神使用亞蘭來管教猶大,並且使得臣僕反叛約阿施將他殺死在床上,約阿施甚至沒有葬在列王的墳墓裡,反而是一生敬畏神的耶何耶大有此殊榮。

在猶大的幾個好王中時常發生的問題就是他們無守住自己的信仰,如同所羅門、亞撒與約阿施。這些王一開始都有敬畏主、順服神的心志,但是在他們執政的後期卻走偏了道路,不再專心仰望尋求神,或是行邪淫祭拜偶像,或是依靠馬兵不倚靠神。

這些王的事跡都告訴我們信仰不是一時的敬就能代表一世忠心,信仰是一生的挑戰,直到生命的終了。在這條道路上不怕如同大衛一樣跌倒,只要我們能夠重新站立起來,悔改回轉向主;最怕的是硬著頸項不願悔改,偏離了神的道路、失去神的祝福。

但願每個基督徒都能夠如同保羅所說的,”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 (提後4:6-8a)

列王紀下11章:同工

雅她利亞藉由殺害丈夫約蘭的兒子進而篡位竊國,約蘭的女兒、亞哈謝同父異母的妹妹約示巴,也是祭司耶和耶大的妻子將約阿施藏起來,祭司耶和耶大聚集敬畏耶和華的人保護幼小的王並且殺死篡位的太后。這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顯現出神的信實—祂紀念與大衛王的約,賜燈光與他的子孫。(王下8:19)

即便在充滿邪惡的世代,我們仍舊能發現有那麼一小撮人仍舊忠心順服主,在亞哈時期主為自己存留以利亞以及7000名未向巴力屈膝的先知,在亞她利雅篡國的事情,也有耶何耶大這樣的祭司。這些人雖然人數稀少,但是卻不勢單力薄,他們與神同工成就大事。亞哈的家宰俄巴底藏起拯救100個耶和華的先知,以利亞單挑800位巴力先知,耶何耶大保存大衛王室血脈並且他在世時引導約阿施走正路。

在每個時代神都尋找能夠體貼祂的心意與祂同工的人,如同以利亞、以利沙、俄巴底,以及耶何耶大。只要我們願意順服,即便人數微小,即便能力有限,卻能在關鍵時刻被主使用,成就神的大事。

列王紀下10章:不盡心

耶戶是個好王嗎?在本章他稱自己為耶和華大發熱心,斬殺亞哈全家成就神對亞哈家公義的審判,他還殺盡了所有亞哈一系的王公大臣,與以敬虔著稱的利甲人(耶35)約拿達合作殺盡敬拜巴力的群眾,拆毀偶像的祭壇。雖然他沒有逃脫耶羅波安所設的金牛犢,但是依著30節神對他的稱讚,他似乎也是個好王。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若耶戶真的是個好王,為何神只有應許他王位只存續四代呢?況且,神曾對先知何西阿曉諭祂要追討耶戶在耶斯列殺人流血的罪。(何西阿書1:4) 其實聖經以三個字道盡對耶戶的評價,不盡心。

耶戶的確是成就神的審判,但是他私心過重,殺死了許多無辜大臣,並且雖然百姓落入拜偶像的罪,但是神的刑罰止於亞哈家,祂並沒有在這個時候讓刑罰臨到以色列人,這或許是因為神憐憫百姓無知的緣故。只要有一個好王帶領百姓來棄絕偶像,百姓或許是可以被挽回的,但是耶戶卻沒有給百姓悔改的機會直接斬殺。最諷刺的是,耶戶自己也沒能完全棄絕偶像。他與耶羅波安一樣,為了怕百姓因為去耶路撒冷的聖殿敬拜神而失去民心,引導百姓以金牛犢為耶和華敬拜,惹動神的怒氣。

耶戶的許多作為是因爲要鞏固自己剛成立的脆弱的政權,但他卻拉扯著神的名號來完成的,甚至得到敬虔人的擁戴幫助,但深究其動機行為卻不見得完全合乎神的心意。神卻是查驗人心的神,給他的評語不過就是不盡心。

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命記6:4-5

列王紀下9章:審判

神曾藉著以利亞對亞哈發預言必要審判亞哈與耶洗別的惡,凡亞哈家的男子都要剪除如同耶羅波安家一樣,耶洗別甚至要屍骨不存。(王上21:21-24)在聽見這預言後亞哈自卑在神面前,因此神憐憫使得審判在亞哈過世後才臨到。(王上21:27-29)

亞哈過世後,他的兒子們不將先知的警告放在心上,繼任的亞哈謝不求問耶和華反而去求問巴力西卜,妄自尊大不尊敬先知,繼位不久後就受神的審判而死。他的兄弟約蘭繼位後也不謙卑悔改。

神的審判在亞哈時期宣布卻一直沒有降下,在他的兩個兒子先後繼位的幾年當中,耶戶一直是亞哈家的將軍,可以隨時的被神使用,但是神卻一直到約蘭在位時期才興起他來審判亞哈家。

聖經所記載的歷史有限,我們不明白神的審判為何在亞哈死後仍舊延遲,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在歷史的舞台上,神的手在其中掌權。雖然惡人驕傲張狂,雖然惡人大有勢力,好似一顆青翠樹在本土生發,但是當神公義的審判臨到時,惡人必然無法站立得住,他要以摧枯拉朽之勢的快速敗落。

因為作惡的,必被剪除;唯有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地土。詩37:9

列王紀下8章:蒙福之道

本章交代了三件事,首先是書念婦人聽從先知以利沙的吩咐躲避災難,這裏所指的以色列王是誰聖經並沒有明示,在時間敘述的順序上並不明顯;再來是哈薛如何篡奪亞蘭王位,成為神管教以色列的一根棍子;最後是交代猶大王前往探望以色列王的背景,為下一章他們的命運做鋪墊。

聖經告訴我們,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唯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1:1-2) 與惡人相交會為他的惡所污穢,約沙法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猶大王約沙法是個敬畏神的人,但是他不但與以色列的惡王亞哈相交結盟,還為自己的兒子約蘭娶了亞哈的女兒亞她利雅,就是亞哈謝的母親。這樣的聯姻或許帶來南北兩國的和平,但是卻是有極壞的屬靈影響,就是巴力的污穢因為這個聯姻的緣故進入猶大,並且在將來的日子亞她利雅也為猶大王室帶來滅頂之災。

反觀本章一開始提及的書念的婦人,她初遇以利沙的時候就因以利沙是神的僕人而恩待他,當以利沙發預言的時候她就順服躲避飢荒,甚至回到以色列後得著王的恩典重新拿回自己的產業。

因此讓我們警醒,不要羨慕學習屬世的道路,許多這世上所倡導的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都是會影響並攔阻我們專心愛神的。讓我們來思想神的話語,與清心的人一起禱告,服事神與人,順服主的帶領,這樣我們必能蒙福。

列王紀下7章:不信

以色列與亞蘭爭戰,撒瑪利亞被亞蘭大軍圍城,情況慘烈以至於以色列人居然易子而食,此時神藉著先知以利沙對以色列王宣告拯救必來到。對這樣的信息以色列的軍長不信,而招致死亡。由此可見不信的罪會帶來如何嚴重的後果。

不信代表著什麼呢?希伯來書3:12表示,存著不信的心就等同是離棄神。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時候,他們時常的不信。他們不信那曾經降下十災、開紅海、並且日日夜夜以雲柱火柱帶領他們的神能供應他們水,不信祂能夠帶領他們爭戰進入迦南地。他們的不信使得他們無法進入神的安息(來3:11)。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11:6) 聖經說的很明白,我們不但要信基督是主,還要信聖經所有一切關於神、關於基督的性情,以及神的主權與大能。你期盼神的醫治嗎?渴望神的供應嗎?等候神的光照嗎?我們需要審查自己的心看看我們是否真的相信聖經對神的啟示。

列王紀下6章:看見

亞蘭籌謀攻擊以色列的計畫被以利沙預先告知以色列王,因此亞蘭王派遣軍隊要殺先知。當亞蘭軍隊圍城的時候,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在自然界所發生的危機,神卻派遣了靈界的天使軍隊來保護以利沙。不但如此,數量還遠遠超過了亞蘭軍。

人活在一個肉眼可見的空間裡,因此常常習慣眼見為憑、但是聖經告訴我們還有一個空間是肉眼所看不見的,並且這個空間所發生的事情與我們息息相關。保羅明白指出我們不是以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與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6:12) 可惜的是,我們卻對這肉眼看不見的世界不予以過多的理會,以至於被攻擊的時候白白受苦,或是花力氣爭戰卻打錯了方向。

因此我們要求神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洞悉仇敵的詭計,才能有效的爭戰,藉由基督耶穌的名綑綁釋放。並且在爭戰當中也因為看見神的保護以及祂至高的權柄不至於喪膽害怕,安心的倚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