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上22章:行為

亞哈王不信神反而跟隨王后耶洗別拜巴力,而約沙法信神,因此兩人的不同就在這一次戰爭中顯現出來。約沙法因為敬畏神,深知神與軍隊同在的重要性,因此在出兵前要求問耶和華的先知。亞哈於是召聚了他的先知,竟有四百之多。有趣的是即便這樣的聲勢浩大,約沙法卻不怎麼買帳,他再次強調所要詢問的是耶和華的先知,因為如此米該雅才被被召到王前。

一個人的信仰顯明在在他對神的話語的看重,反應以及行為。神藉著先知責備,大衛就立即心裏痛悔認罪悔改。掃羅卻只顧著是否在以色列人前失去面子。當神的警告臨到,約沙法就立時警覺,即便不能反悔不出兵,仍舊脫下王袍最後保住性命。反觀亞哈,他不喜米該雅,認為他總是不說好話,如同他不喜以利亞,認為他使得以色列乾旱無雨。這顯出亞哈仍舊不自省為何先知總是責備他,還是沈溺在罪中。他無視先知的警告堅持出兵,最後戰死。

親愛的弟兄姊妹,神藉著聖經對我們說話,對於他所要我們做的,我們是否看重,並且以合乎我們信仰的反應和行為呢?

列王紀上21章:耶洗別的靈

聖經對亞哈王的評價極其的差,因為他不但自己悖逆被耶洗別勾引去拜外邦的假神,他也容許耶洗別在以色列作惡。

雖然亞哈王是個行惡,但是耶洗別才是亞哈王朝罪惡的根源。從聖經對耶洗別的記載,她引用女性魅力引導丈夫迷戀她並背棄神轉向偶像崇拜,她還憎恨先知,不但大肆在以色列境內捕殺先知,還想追殺以利亞。她後來更是為了利益誣陷人流無辜人的血,最後還企圖以美色引誘來殺她的耶戶。

從此處可以總合耶洗別的靈大都包含了情慾引誘、抵擋先知、結黨共謀、詭詐污衊、謀殺、壓制竊奪男人權柄等等行為。在亞哈王等容許下,王的權柄幾乎如同虛設,使得這個邪惡的外邦女子在以色列肆無忌憚,這也是亞哈一個極大的罪,就是自己賣了自己,讓出神所賜的權柄。

亞哈雖然罪惡極大,但是他對神的責備仍舊會有所回應,因懼怕而謙卑下來。聖經沒有詳細解釋他是否悔改,從後續來看悔改的機率不是很大,但是他的謙卑卻帶來了極大的轉折,神延後了對他的審判。

列王紀上20章:態度

亞哈王雖然歷經迦密山的神蹟,但是他仍舊心裡剛硬不願悔改。原本神是可以直接滅了他以及王后耶洗別的,但是祂卻仍舊願意給亞哈王機會,使他回轉。在這一章,亞哈王接受另一個不知名的先知的服事,帶領他經歷神奇妙的作為,兩次的戰爭都是以少勝多的來殲滅敵人,使得亞哈王實實在在的看見神的作為。

從經文來看,亞哈王對先知的話算是頗為聽從的,但是這樣的順服是短暫的,不是真正的悔改。亞哈只在危難中聽從先知的指示,好像抓住一個救命的繩索一樣,不代表真正的順服。亞哈的不順服與驕傲也在危機解除後立即的暴露出來。亞蘭大軍被滅後,亞哈就不再詢問先知,不再求問神。

這是許多人對神的態度。在我們有困難需要祂的時候禱告懇求,在危機解除後就拋之腦後。若我們真的奉耶穌為主就不該是這樣的態度。試想,你會如此對你的上司嗎?若是不會,那我們怎可如此輕慢的對待神呢!

列王紀上19章:灰心

以利亞在經歷了一個空前的大神蹟之後,卻被一個王后的威脅嚇跑了以至於患上憂鬱症想求死,這樣的轉折簡直令人瞠目結舌。但是以利亞的景況並不是令人難以理解的。試想,當以利亞蟄伏三年,為以色列的復興晝夜不停的禱告,時機成熟後勇敢地面對君王,孤身上陣對上850個假先知,在神行了的一個如此大的神蹟之後,他對以色列人及君王的悔改有所期待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惜的是,亞哈王目睹一切卻還不動容,甚至容忍耶洗別追殺以利亞,先知的挫敗和沮喪是情有可原的。

以利亞是先知但是聖經卻也沒有隱藏他的軟弱。以利亞在逃亡期間顯露出他內心的驕傲。雖然他忠心服事神,但他也過度看重自己服事的獨特性,認為以色列中只有他為神付出,全然忘了俄巴底曾經告知過他所藏起的百位耶和華的先知。並且,在事情不如他意的時候以利亞便灰心沮喪,卻忘了神才是掌管一切的那位,他忘了來尋求神的旨意等待神的時間。

以利亞所遇到的問題是服事神的人都容易遇到的。當我們在付出許多心力在服事上,我們是否對事情的發展有所期待,若是沒有照著我們的預期,在等待的時候是否也會覺得身心俱疲呢?

神憐憫以利亞,餵飽他的身體,也引導他在狂風地震中聆聽神安靜的聲音。神並沒有正面回答對於以色列和亞哈的處置,只是吩咐以利亞新的服事,去膏抹與以色列命運至關緊要的三個人。因為神做事有祂最好的方法與時間,是超乎我們想像的,但是祂也從不延遲,亞哈與耶洗別也無法逃脫神的審判。因此在我們灰心的時候要回到神的面前,順服神的主權,聆聽祂在我們心中微小的聲音,忠心完成祂給我們新的任務。

列王紀上18章:耶和華是神

亞哈是北國以色列最為邪惡的君王,他不但娶了西頓王的女兒耶洗別,因為要討她的歡心設巴力的廟宇引領以色列人崇拜偶像,巴力的崇拜不但引進淫邪的廟妓,甚至將自己的兒女經火犧牲。在本章還記載亞哈如何硬著頸項不願意認罪悔改,他並且為了保持軍隊的強大看重馬匹更甚於人的性命。更有甚者,他容許耶洗別迫害殘殺神的先知。種種惡行,不難想像當時屬靈的環境如何的艱辛。

就在這樣道德敗壞、悖逆神的環境中,神卻主動的來挽回以色列,差遣先知來呼喚以色列悔改。先知以利亞以一個眾百姓都認可的方式來證明耶和華是神。以利亞以一PK八百五十個巴力假先知,不是靠著自己的能力,而是藉由神大能的顯明。當神做事的時候,無人能夠阻擋,原本以為難以抵擋的惡者的勢力在神面前完全瓦解崩潰。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艱辛的屬靈爭戰,當禱告遲遲未得到應允的時候,當惡者肆意的叫囂和嘲笑似乎就要將我們淹沒的時候,我們無需驚慌害怕,反而是更要依靠神。無論惡者是如何的猖狂,沒有任何的人、事、物或是靈能夠在主耶穌面前站立得住,我們只需要安靜的等待主的作為臨到,因為天上地下的權柄都已經交給祂了。

列王紀上17章:建造

在以色列的歷史上,即便是人最悖逆的時候,神總是會設立他的僕人來呼喚悖逆的世代回轉悔改。以利亞就是這樣的一個神的僕人;他不畏懼亞哈王的權勢,忠心的傳達神的審判。當時亞哈王帶領以色列人崇拜偶像巴力,就是迦南的風雨之神,因此神擊打以色列使天三年不降雨,以來打破人民對巴力的迷思。

這是神對以色列的管教,也是對以色列極大的憐憫,藉由這樣的神蹟奇事祂期盼以色列人能夠看見偶像的無能,認識神才是那掌管天地和其中一切的真神。不但如此,神還要用以利亞與眾巴力先知的對峙進一步證明自己的全能。但在這之前,以利亞必須先接受裝備,這便是這一章所記載的先知如何的得著神超自然的供應。

以利亞以一人之力對抗八百五十個巴力先知,這其中的壓力與爭戰是超乎我們能夠想像的。但是以利亞能夠不畏懼的迎面而上是因為他曾經經歷了神大能的作為。當一個基督徒面對屬靈的爭戰時,若是對神的性情與祂的大能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我們就會很容易的被仇敵所欺騙,也無法勇敢的面對敵人。因此,雖然被建造受裝備的期間漫長,或許會經歷缺乏,或是要忍受別人的誤解責備,但是神的同在與供應確是不停止的,因此我們要如同以利亞一樣在這當中順服等都有,直到我們預備好了,能夠為神做更大的事。

列王紀上16章:屬靈環境

在南國猶大王亞撒在位的期間北國以色列多有動盪。耶羅波安死後,他的兒子拿答接續為王,卻被巴沙背叛為其所殺。巴沙篡位,卻與耶羅波安一樣引誘以色列人拜偶像,他的兒子以拉接續王位卻被心利所背叛死於其手,巴沙家得到了與耶羅波安一樣的下場。心利做王不過七日就因都城得撒被圍而自焚而死,以色列被分成兩半,暗利與提比亞相互對峙,直到提比亞死去,暗利得到整個以色列。因為都城被心利所燒毀,暗利就建都於撒馬利亞,他的兒子亞哈在其上建立象牙宮與巴力廟。

無論哪一個以色列王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無法脫離耶羅波安的罪,就是引誘以色列人民拜偶像。試想,一個位高權重的王以一國之力鼓動人民敬拜偶像,若是人沒有一個堅定的信仰,是很難與整個大環境對抗的。暗利王朝是以色列史上最黑暗的王朝,他們不但與耶羅波安一樣引誘以色列人犯罪,亞哈更是因為王后耶洗別而開始巴力崇拜。從此以色列人從誤將金牛犢當作是耶和華來敬拜轉到光明正大的拜偶像巴力。以色列國在動盪之後,暗利王朝帶來軍事上的強盛,但也帶來了以色列屬靈的黑暗期。

列王紀使我們看見執政掌權者對國家的屬靈環境有著至關緊要的關係。雖然現代社會實行民主制度,但是一個不敬畏神的元首能夠制定許多抵擋神的真理、抵擋教會的法律。因此,基督徒實在是不能不起來為國家社會禱告。

列王紀上15章:扭轉

不同於歷代志只紀錄猶大王朝的歷史,列王紀以穿插的手法紀錄了南國猶大與北國以色列的歷史。這些王有些是敬畏神的,如同南國的亞撒,更大部分的卻是悖逆的,甚至北國以色列沒有一個可以稱為好王的。

王的事蹟不像撒母耳記一樣被詳細的記載,有些王如南國的亞比央以極其簡短的篇幅帶過,甚至描述他的不過是他與父親同罪,卻因為敬畏神的大衛留下的餘蔭遮蓋了所羅門,羅波安,以及亞比央三代,神容忍沒有降災使的南國得以有一個敬畏神的亞撒出現。

亞撒相對的來說是一個好王,列王紀給他一個相當不錯的評價。他不畏懼祖母的權勢廢掉偶像,興起全國復興,帶領人民回轉向神,這是討神喜悅的,這也是聖經評斷一個王的基準。但是在歷代志裡,亞撒的晚年顯現出他的信心的軟弱。他與亞蘭人結盟而不是倚靠神,他得了腳病也沒有求神醫治而是倚靠醫生,這也是不討神喜悅的。(代下16)

在寥寥幾位好王當中,他們也都是充滿了缺點以及失敗,似乎沒有一個是沒有缺陷的。作為一個王,他最大的使命就是治理神的百姓並且帶領他們順服神,他的成功與否也是取決於此。因此,即便有些許的不足,整體而言他們是被認可為好王的。

一個國家執政掌權者的敬虔與否直接與國家的命運連結。若是王敬畏神,國就平安,社會富足;反之則動亂且貧苦。因此作為基督徒,我們有責任為在上執政掌權者禱告,求神使他們首先敬畏神,並且要在國中行合神心意的事,才有辦法扭轉社會的敗壞,承受神的祝福。

列王紀上14章:成功的標準

耶羅波安原本與王位毫無瓜葛,他既不是大衛的後裔,更沒有過人之處。可以說耶羅波安根本不配成為以色列王,他之所以能登上王位完全是出於神的恩賜。但是這樣的耶羅波安居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離棄了那把他扶持上王位的神,不但他自己犯罪,還絆倒以色列人使他們陷入拜偶像的罪中。

耶羅波安的一生或許對北國有些許建立,有些什麼功績,但是這些成就在他所犯的滔天大罪前卻不值一提,聖經所記載的耶羅波安的一生僅僅只是他悖逆與墮落。

人的一生所忙碌的到底有多少價值呢?如同耶羅波安這樣,他所做所為都是保全自己的地位權勢,不惜得罪了神,到頭來只能落的全家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如同所羅門王這樣,他一生有無數驚人的積累,強盛的王國卻在兒子手中分崩離析,不到幾年的功夫聖殿就被擄掠。

若是我們的一生汲汲營營所追求的財富、成功、地位等等,但是最終卻如同耶羅波安失去了神,那又有何用處呢?做父母的若是只注重兒女的才藝功課,卻沒有為他們的信仰扎下良好的根基,即便如同所羅門留給羅波安極大的產業這又有何用呢?不過是幾年的時間就被掠奪一空罷了。我們一生的成功不取決於這世上標準,而是要更在意神的標準。畢竟在世上我們只有短暫的數十年寒暑,永生裡的成功與否對我們來說才是至關重要的。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 太16:26

列王紀上13章:謊言

這一章記載了真神人與假先知的一場交鋒,很可惜的是真神人因為輕信假先知而忘了神對他的吩咐導致引發神的審判而死亡。

因為耶羅波安的罪行,立偶像引導百姓犯罪,設立利未人以外的人作祭司,這是神在民數記3:12所禁止的。神差遣先知宣布祂的審判,就是將來這個不合神心意的祭壇要被猶大王所拆毀,這件事在300年後的約西亞王身上應驗了(王下23:15-18)。為了要顯明這預言的真實性,神設立預兆使得耶羅波安的壇破裂。耶羅波安想收買神人與之交好收回咒詛,但是被先知所拒絕。

伯特利有一個先知,但是從他的行為來看是個假先知,因為從神而來的是不說謊的,聖經也在多處告訴神的兒女要防備假先知,不但是在舊約時代,在新約時代都是如此。甚至在末後的日子,將會有許多假先知興起。伯特利的老先知就是個假先知,他假借神的名義誆騙了神人與他回伯特利。

神人從神所領受的命令是不可回伯特利吃喝,也不可從原路回去。他原本是遵守了,但是聽見老先知的話,沒有再次尋求神的印證就貿然的與老先知回去,實在是太過大意了。但這也顯示出假先知的可怕,就連一個敬畏神與神相交同行的神人都能被如此的欺騙。主耶穌曾經多次的教導要防備假先知 (太24:11,15,24;可13:22),甚至謊言到了一個地步選民都要被迷惑,可見這是多麼大的欺騙。使徒彼得(彼後2:1) 和使徒約翰(約一4:1) 也警告這末後的世代要防備假先知的迷惑。

因此,基督徒要警醒,要棄絕一切的謊言,並且要認識神的話語以此來衡量事情的真偽。無論是否合乎時代潮流的思想,例如現今社會對通姦的去罪化,對同性戀以及墮胎的容忍,媒體報導的偏頗以及謊言等等,凡是不合乎聖經真理的我們都必須要拒絕,否則便會如同這個神人一樣掉入說謊者的陷阱當中。神人最後的下場是因為不遵行神的命令受到審判而死亡,這樣慘烈的下場應該是所以有基督徒都要引以為戒、嚴肅以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