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28章: 神掌權

1.jpg

使徒行傳流下的最後的畫面, 是個福音沒有受到阻礙的廣傳。雖然保羅的身份是上訴皇帝的待審之人, 雖然有兵丁看守著他, 但是他卻能夠"放膽傳講神國的道, 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 並沒有人禁止"(v31)。 這一切都只因神掌權。

在教會興旺的時候, 神掌權; 在教會遭受迫害門徒四散的時候, 祂仍然掌權; 在遭受到猶太人攻擊, 四面楚歌的時候, 祂還是掌權; 在風雨飄搖, 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 祂還是掌權。縱使仇敵用許多的方法攔阻福音, 迫害教會, 縱使有許多的使徒和門徒因為福音殉道, 即便是後來保羅最終也是因為羅馬政策改變而死,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神仍然掌權。

無論外在的環境是如何, 祂的心意必被成就, 最終的勝利仍舊是屬於主的。

使徒行傳27章: 危機

1.jpg

當人在順境的時候, 總是有一種事情在我的控制之內的錯覺, 人憑著自己的能力和經驗決定自己前面的道路, 也因為過去的成就而感到驕傲自大。 但是當人面臨的困境, 是超乎他能力的籌範的時候, 他才驚覺自己的軟弱無助, 他因此驚慌害怕。

與保羅同行的船員便是如此, 他們不願聽 “外行人”保羅的勸告, 以為自己的經驗可以帶領他們有另一個美好的航行。但是他們所倚賴的豐富經驗卻無法在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拯救他們。他們經歷的風暴是如此的大, 就連活命的指望都沒有了! 這個時候, 卻是一個大家所小看的外行人給予他們幫助和盼望。

同樣面對危機時, 保羅因著倚靠神, 因著他聽見了神的應許, 就是他必然到該撒面前, 並且同船的人必不失喪(v24)。因此, 他便能夠勇敢無畏的面對困境, 這是屬靈人與屬世界的人不同之處。危機暴露了屬世界的人所擁有的假象, 危機也將屬靈人的信心有形有體表現出來。

你從水中經過, 我必與你同在。賽43:2

使徒行傳26章: 像我一樣

1

當非斯都準備將保羅押至羅馬時, 亞基帕王兄妹剛好來訪這位新任的巡撫, 基於亞基帕王對猶太律法的認識, 他們開了一個公聽會使保羅自辯。自從聖殿暴動之後, 保羅已經自辯過了許多次了, 而每一次他總是不厭其煩的詳細敘他的見證。在這一次的自辯中, 他以一個被拘捕待審的人的身份, 居然對著審判他的巡撫和王說, 他甚願他們都同他一樣。

這句話在非斯都和亞基帕王耳中聽起來, 必定是無比可笑的。他們身居高位, 有權有勢, 坐擁金銀財富, 若說誰要像誰、誰要羨慕誰, 應當是保羅這個失去自由的可憐人該來羨慕他們、期盼如同他們一樣才對。可是使徒保羅卻說, 他向神所求的, 不但是非斯都和亞基帕王, 更是聽到他見證的每一個人, 保羅多麼希望他們能和他一樣, 只除了他身上的鎖鏈除外。

這不是保羅咒詛他們, 或是他狂妄自大, 而是保羅深深明白, 巡撫和王所擁有的是短暫的、是過眼雲煙、不可靠的; 他也看到他們被罪所綑綁, 心靈上是罪的奴僕。相較之下, 保羅擁有永生的盼望, 有基督的復活在他生命裡, 得著神赦罪的恩典, 又有神做為他凡事的倚靠; 他這個被鎖鍊綁住的人才是真正自由有福的人。

使徒行傳25章: 鬧劇

1

新任巡撫非斯都不懂得猶太人律法, 但是他對整件事卻看得很明白, 猶太人雖然不依不饒要治死保羅, 但是他們的無法證實他們的控告, 非斯都一針見血的指出, 他們糾纏著保羅其實就是為了一件事, “又為一個人名叫耶穌, 是已經死了, 保羅卻說他是活著的。”(v19)

這與原來保羅所被告汙穢聖殿的罪名相去甚遠。而保羅完全不諱言他信復活, 並耶穌已經復活了。復活的耶穌是教會的根基, 在保羅的每一次自辯中, 他不厭其煩的, 一次又一次的為耶穌的復活做見證。

對於復活的辯論在羅馬是無罪的, 這個情況與當時耶穌受審的情形類同。 因此, 在羅馬的律法無罪, 而公會也無權審問的情況下, 整個看似公正的司法過程其實就像個鬧劇一樣。各方蓄勢待發, 風風火火的一再開庭, 其實他們在法律上一點也站不住腳, 司法程序就如同鬧劇一般。

因此, 保羅拒絕去耶路撒冷將自己交在猶太人的手裡,他行使羅馬公民的權力上告凱撒。這個決定使得猶太人的公會以及新任巡撫非斯都兩方都沒有權利再審判他, 開始他的羅馬之旅。

使徒行傳24章: 世上的思慮

1

相較於其他羅馬的官員, 腓力斯是“詳細曉得這道”的 (v22), 因此對他來說, 案情如何應該是相當的明朗, 只是他為了討好猶太人拖延了保羅的案件。

腓力斯是相當典型的聽道卻不肯信道的人。保羅的信息如同利刃一樣插入他的心, 他明白了也相信了將來的審判, 也深深明白自己的虧欠, 知道憑著自己必然逃不掉將來的審判, 但是他對神的敬畏明顯的比不上眼前的利益。他討好猶太人為要鞏固自己的地位, 他更是盼望能夠逼使保羅賄賂從中收取更多的利益。縱使他屢次尋找保羅和他談論神國的事, 這一切對他是無益的, 因為他更在意屬地上的事。

撒在荊棘裡的, 就是人聽了道, 後來有世上的思慮, 錢財的迷惑, 把道擠住了, 不能結實。(太13:22)

使徒行傳23章: 放心吧!

1.jpg

當時保羅所面對的是極大的威脅和艱難,他激起了全城的憤怒, 每個人都想殺他。在公會裡面保羅想方設法的要脫離這個困境, 挑撥了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不和, 為自己爭取時間和幫助。方法都用盡了卻仍然前途未卜, 這時神的話語臨到他, 說, “放心罷、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 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v11)

放心吧, 這是何等大安慰和應許。不再是自己毫無頭緒的做無用之功, 不再是孤單的面對死亡的威脅。雖然全世界與我為敵, 但是神卻說放心吧, 有我與你同在呢。高高舉起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 因為祂說, 放心吧!

既是這樣, 還有甚麼說的呢, 神若幫助我們, 誰能敵擋我們呢。(羅8:31)

使徒行傳22章: 偏見

1

照理說, 保羅面對猶太人的自辯應該是很能夠在猶太人當中得到回響的。首先, 他與猶太人同出一系, 他出生自名門, 更是猶太人所尊敬的法利賽人, 並且, 還拜在名師門下。不但如此, 他還曾經逼迫教會, 是他們中間的一份子。也就是如此, 他個人的見證應當是更為吸引人的。畢竟, 一個與他們一樣, 甚至立足點更高, 還比他們更”熱心”的人, 怎麼這樣的人就變節倒戈了呢?保羅的見證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很有吸引力的才是。

其實卻是不然, 聽了保羅的見證, 甚至保羅還沒有針對 “污穢聖殿” 這項指控做出辯解時, 群眾就開始暴動, 群情激憤幾乎要失去理智。這情景就如同保羅自己所提到, 聖靈曾對他說的一樣, “你趕緊的離開耶路撒冷, 不可遲延, 因你為我作的見證, 這裡的人, 必不領受。”(v18)

當人的心被偏見所矇蔽, 並且又心存驕傲的時候, 真理就很難進入他們的心裡。驕傲就如同油到如火裡一樣,助長了偏見, 使人對自己所思所想的更確認無誤, 以偏激的方法做自以為討神喜悅的事, 卻不知自己正狠狠的傷神的心, 與神做對。過去的掃羅曾是如此, 當時的猶太人也是如此。

使徒行傳21章: 殊途同歸

1

保羅的執意回耶路撒冷這件事頗具爭議, 傳統解經認為兩次對保羅預言, 皆是人在聖靈的預言上加入自己情感的勸告, 但也有人認為保羅罔顧聖靈三番二次的警告, 執意回耶路撒冷。

原本保羅的打算是要先回耶路撒冷, 再到羅馬去 (徒19:21; 羅15:23-29), 而他回到耶路撒冷的目的是為了帶回外邦人教會捐獻給耶路撒冷教會的籌款。這件事其實並不是非保羅不可的, 因此, 保羅不顧先知的警告和眾人的反對, 堅持要回耶路撒冷, 有可能是來自他對猶太人的熱心和負擔。雖然神呼召保羅做外邦人的使徒, 但是他對猶太人有極大的情感, 甚至為了他們, “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9:3b)

若先知的警告不摻和人的私心, 那保羅的熱心雖然令人稱許, 但卻使他超越了神所為他設立的道路, 讓他在去羅馬傳道的這事上走了許多冤枉路, 遇到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雖然如此, 神卻是超越人錯誤的神; 雖然人作了錯誤的選擇, 但是神仍然能叫祂自己的旨意成就。最終保羅無論是自由之身或是被囚之身, 總之, 神仍舊使用保羅在羅馬傳講福音。

使徒行傳20章: 站立的住

1.jpg

保羅在以弗所停留了不短的日子, 他在這段時間幫助門徒, 建立並堅固教會。在他們有困難的時候, 有保羅在那裏幫助他們; 當他們有疑問的時候, 保羅解釋神的話語帶來屬靈的亮光; 在他們傷心失望的時候, 保羅帶來神的安慰; 他們犯錯的時候, 有保羅的責備與挽回。保羅做他們的朋友和導師, 日日引領牧養他們。

但是, 保羅不能代替神, 保羅也不能代替以弗所的門徒走他們屬天的道路。過去以色列人過度倚賴摩西, 他們寧願聽摩西說話卻不願神與他們說話。但是這並不是神的心意, 神希望與祂的每一個兒女建立親密的關係, 親自帶領祂的子民。以弗所的門徒們必須學習自己站立起來, 自己與神建立關係, 他們的長老也必須學習牧養帶領自己的教會。縱使沒有保羅的保護他們要直接面對仇敵的攻擊, 縱使他們將要面對許多的危險, 但是這條路是他們必須自己走過得勝的。

基督徒不能永遠倚靠牧者而不自己與神建立關係, 因為沒有人可以代替他成長, 他必要學習如何自己經歷神, 仰望並領受神的帶領和供應。這樣, 他才能從內心而發的稱神為"耶和華我的神",而不是"耶和華你的神"。

使徒行傳19章: 全備的祝福

1

保羅來到了以弗所的時候感覺到當地門徒的不足, 他們雖然悔改受洗, 但是他們並沒有聽見過有聖靈賜下來, 他們所受的洗也只是約翰的洗。因此, 他們聽從保羅, 奉耶穌的名受洗, 並領受聖靈。

約翰的洗與聖靈的洗有什麼不同呢? 約翰的洗是人悔改的洗, 人領悟了自己的罪, 宣告他的悔改並且自己的不足, 這是人願意回轉向神的記號。但是這樣的覺醒並不代表人就有能力不犯罪, 人仍然在罪的挾制裡掙扎; 他們看見自己的不足, 但是仍舊脫離不了人天然的罪性, 心理是何等的無可奈何。

因此, 約翰的洗是必須有的第一步, 但不是救的全部。當門徒奉耶穌的名受洗, 他們就得著了耶穌在十字架成就的赦罪的恩典。過去只是知罪, 如今罪得赦免。不但如此, 更與基督聯結, 有基督復活的生命在他們裡面。藉由聖靈的內住更使門徒有能力不犯罪, 不是企圖藉著自己有限的力量, 而是靠著神聖靈的大能。這就是神所賜下全備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