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父親豈不是也吃也喝、也施行公平和公義嗎?那時他得了福樂。他為困苦和窮乏人伸冤,那時就得了福樂。認識我不在乎此嗎?這是耶和華說的。」(V.15-16)
先知嚴厲地評論約雅敬王,此王在位期間只顧為自己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横徵暴斂,與其父親約西亞王的勤政愛民、秉公行義的賢明作風大相逕庭。
聖經中不斷重覆斥責有錢有勢之人,他們貪婪作惡欺壓窮人,為富不仁,惹上帝的忿怒,叫人覺得富有與公義似乎是二條平行線,永遠都不會有交集,在我們所處的自由經濟、物質財物充裕到有些浪費的社會中,是否我們真的無法作到秉公行義的地步,而必須要說謊、詭詐、行賄、作惡、欺騙才能在這貪婪、不公、爾虞我詐的環境中生存呢?
當然不是!同為猶大國滅亡前的君王,約雅敬王欺壓暴虐,而他的父親卻是位勤政愛民的好王;士師時期,以色列國中大道無人行走,各人任意而行,卻有一位財主波阿斯為善良、照顧孤兒寡婦、敬畏耶和華,不但切實遵行律法,甚至超過律法所要求的。保羅說:「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提前六17-18)
很多人都會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為了生活,只好為五斗米折腰,昧著良心作事,但申命記廿八1-14卻應許我們,若遵行神的旨意,神必使你借給許多國民,卻不至向他們借貸,…耶和華必為你開天上的府庫,按時降雨在你的地上。在你手裏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你必借給許多國民,卻不致向他們借貸。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謹守遵行,不偏左右,也不隨從事奉別神,耶和華就必使你作首不作尾,但居上不居下。」
神喜悅祂的兒女過富足、豐富而平安的生活,但不是要藉著行惡的作法而得著,乃是因著遵行神的旨意而得著,因行惡而得的富有是帶著恐懼、不安、愁苦與刑罰的,而因敬畏神而得的富足才是永久的平安與喜樂,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