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段論及摩押帶著羊羔來到耶路撒冷送禮物, 要求助於以色列的神在災難中護庇他們。在猶太人的心目中, 耶和華神只眷顧他們這一個民族, 而棄絕外邦所有的民族, 然而在所有舊約書卷中都一再的向他們透露外邦人得救的訊息。上帝不是單愛猶太人, 乃是祂計劃要先施恩予猶太人, 再藉著他們施恩予萬民。
古時的「非我族類」(外邦人) 是指與我們不同種族、膚色的人群, 而在今日所謂的多元社會之中, 一個小小的因素都可以造成族群分裂;支持的政黨不同便是非我族類,觀念看法不同也可以分門別類,勞工與雇主、政府與百姓、老師與學生… 都因立場的不同成了對立的關係而不是一體二面的互惠合作關係, 社會與國際之間產生了更多的猶太人 (自己才是對的, 蒙福的) 與外邦人(邪惡、不蒙福的對方) 的關係模式。
我們常常因為要選邊站感到困惑! 第5節說出摩押尋求以色列幫助的原因是~~其中有寶座因慈愛堅立, 有一位誠誠實實施行公義審判者坐在其上! 因此我們不需要急著在許多世俗的價值觀和不同的立場之間作選擇, 只要每天敬畏神, 讓慈愛且公義的神掌管我們每一日的生活, 凡事倚靠神並將榮耀歸給神, 自然就能吸引萬邦各族、各種立場與價值觀的人來尋求耶和華。
「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 」約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