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的哲學總喜歡探討生命, 把他說的玄之又玄, 讓人有聽了但實在是沒有懂。這樣的哲學理論滲透到了教會, 便有了所謂的靈智派的”改良版基督教信仰”。他們否認耶穌道成肉身, 不信祂是神的兒子, 虛幻派的甚至認為耶穌是幻影, 因此他們也否認了基督受苦。他們更是認為, 智慧和知識是得救不可或缺的, 並且只有少數人能夠得著, 這樣, 便有了屬靈的高低之分, 破壞教會的和睦。而這些人的結論不是禁慾追求解脫肉體, 便是以為自己已經超越肉體, 可以無所禁忌的放縱, 與他們的”成聖”無礙。
當教會在這樣的挑戰下, 當老約翰作為碩果僅存的使徒出來呼籲, 耶穌基督是他親眼所看見所摸著的時候, 實是非常具有震撼及說服力的。他指出生命並不是抽象的理論, 耶穌就是那生命。乍聽之下仍是霧煞煞的, 不懂這是什麼意思, 但可知的是, 生命並不是虛無縹緲的概念, 卻是有形體的, 就是神的兒子。因此, 追求生命就是去追求耶穌, 因為祂就是起初原有生命之道(v1)。
生命是可經歷的, 活生生的, 並不是存在辯論、理論或理想當中。要有復活的生命, 就要去照主的話行, 若是沒有付諸行動, 生命就彰顯不出來。譬如說, 一個會彈琴的姊妹認為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勝任教會司琴, 但是當她勇敢的踏出願意服事, 她會發現她哪裡不足, 神就在哪裡添補, 並且在服事的過程她被鍛鍊, 不知不覺當中, 她竟然在這事上游刃有餘。生命的道理也是如此。
讓我們不要只是聽道聽的津津有味, 或是只是埋首研究聖經增長知識而已, 讓我們真的與神相交連結, 並且把祂的話行出來。這樣我們會越來越發現, 縱使環境沒有改變, 我們的生命卻越發的活潑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