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得救的基督徒都需要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但是在這個說話不算話的世代,我們更是要檢視自己是否誠心的口裡承認耶穌為生命的主宰,還是祂只是你的一個人脈?這個恩典就是如此簡單,可是代價卻是極高。相對的,主耶穌像我們要求的委身也是全部的。
試問這世界的宗教有哪個以恩典做出發?每個宗教都是以行為換取一絲絲自義,或是借由捨去來杜絕自己的不義。基督的恩典卻只有接受的份,無需任何的付出及討好。我們一切「脫去舊人、穿上新人」的動作還有屬靈與屬肉體的交戰只是自己對這個新的屬靈生命的反映,並不是得救的條件。也許一個在病床上剛信主的弟兄下一刻就過世了,完全無法做什麼義的事,他是直接脫離罪和死的律到父神那裡。
但是大部份的基督徒都不是臨死的,我們要怎麼活,要為誰而活成為這得救生命的反映。換句話說,真的被聖靈重生的人也許不是完全的,只是屬靈生命剛起步的嬰孩,但是對於屬靈的追求卻是有著不可沖滅的熱忱。這是成聖的開始而不是稱義的條件。
既然好行為不是稱義的必須,那有什麼差別?套句口語化的問題:你是想要來世才享受這種福氣還是今生就開始享受到呢?行出真理本身就是一種福氣。我們享受的不單單是物質,更是在聖靈裡的平安及喜樂。也許你心想事成,一帆風順,或許別人樣樣都比你行比你好。保羅說萬事我都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這代表得著基督才有那真實的價值,至於其他的都只是糞土不值錢。
我們可以從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中來明白屬靈的福氣。拉撒路的一生從世界角度來看,他有極大的缺乏跟患難,但是從屬靈的角度來看我們得知他是個蒙神所愛的,以至於死後直接被天使帶去享福。反觀財主的下場,雖然他的一生從世界的角度來看是享盡福氣,可是死後卻落入陰間。這種屬靈與屬世界強烈的對比和這樣的落差是值得我們警惕的。